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患者男,2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天前无诱因发热,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
患者男,2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天前无诱因发热,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
admin
2022-08-02
40
问题
患者男,2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天前无诱因发热,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7.5~39℃,近31天体温持续在38.5~39.5℃不降,伴有食欲减退、乏力、腹胀及尿黄。查体:T39.5℃,P88次/分,BP110/70mmHg,神清,表情淡漠,未见皮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肝右肋下2cm,脾未触及,肝浊音区不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WBC3.5×10
/L,N60%,L40%,血HBsAg(+),抗HAVIgG(+)。该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是A.心肌炎B.急性胆囊炎C.肠出血、肠穿孔D.支气管肺炎E.肝性脑病
选项
该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是
A.心肌炎
B.急性胆囊炎
C.肠出血、肠穿孔
D.支气管肺炎
E.肝性脑病
答案
C
解析
1.伤寒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根据题干,该患者符合伤寒表现,所以选E。抗HAV IgG(+)是过去感染过甲肝的标志,抗体持续存在多年,HBsAg(+)可见于病原携带者,且该患者的临床不符合活动性肝炎,故A、B、C、D均不正确。
2.伤寒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是血清肥达反应,多数患者在病程第二周出现阳性,4~5周可达80%。血培养在病程1~2周阳性率最高,第2周后逐渐下降,是确诊伤寒常用依据,故选C。A和B是肝炎的诊断指标,对伤寒诊断意义不大。E属于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对诊断意义不大。
3.伤寒患者首选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病原治疗,辅以休息、护理、降温、少渣饮食等一般治疗,故选D。A、B、E属于急性肝炎的治疗,用激素退热,减轻中毒症状,可能加重病原的扩散,故不选C。
4.伤寒常见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肠出血和肠穿孔,常发生于病程的2~3周,穿孔多位于回肠末段,其次是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及肺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故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7054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临床执业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临床执业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8月某日,某婚宴有8%用餐者先后因腹痛、腹泻就诊。大部分患者出现上腹和脐周阵发性
男,22岁。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6个月。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该患者不出现
男,28岁。胸闷气促3年,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剧烈运动后气促加重,应用沙丁胺醇气
男,22岁,因为怕脏和反复洗手等被诊断为强迫症。心理治疗师要求患者触摸地面、门把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阻碍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变基础是( )。A.支气管上皮细胞变
与月经周期中分泌期体温升高相关的激素是( )。A.孕酮 B.雌三醇 C.雌
患者有损害,但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A.在抢救生命垂危患者等紧急情况下
淋病奈瑟菌的形态特点是( )。A.革兰阳性链球菌 B.革兰阴性球杆菌 C.
女婴,5个月。咳嗽伴发热三天,喘憋1天。无明显咳痰,体温波动在38~39℃,喘憋
女婴,5个月。咳嗽伴发热三天,喘憋1天。无明显咳痰,体温波动在38~39℃,喘憋
随机试题
WhichofthefollowingisNOTinthesixArabcountriesconductingapublicopin
[originaltext]M:WhatshouldIdoaboutMr.Romero?Remember?Hesaiditwasim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应遵循“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价值导向。在安全
下面()项能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A.汇编程序 B.异步翻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
(2018年真题)根据有效市场理论,下列属于证券市场外在效率衡量因素的有( )。
学习完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后,学生对科幻小说产生了兴趣,教师借机向学生推荐其
患者,女,76岁,因冠心病收入院。护士在对其进行评估后,用PES公式书写护理诊断
A.烟尘 B.氯氟烃 C.SO、颗粒物 D.CO E.SO、N能够降低紫
为确保债券平价发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各项可导致票面利率降低的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