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含有2个胚层以上的肿瘤是A、软骨细胞瘤 B、骨母细胞瘤 C、神经纤维细胞瘤
含有2个胚层以上的肿瘤是A、软骨细胞瘤 B、骨母细胞瘤 C、神经纤维细胞瘤
admin
2022-08-02
35
问题
含有2个胚层以上的肿瘤是A、软骨细胞瘤B、骨母细胞瘤C、神经纤维细胞瘤D、髓母细胞瘤E、成熟性畸胎瘤
选项
A、软骨细胞瘤
B、骨母细胞瘤
C、神经纤维细胞瘤
D、髓母细胞瘤
E、成熟性畸胎瘤
答案
E
解析
成软骨细胞瘤(良性软骨母细胞瘤)是并不太少见的骨骺软骨性肿瘤,发生于软骨内成骨终止以前。多数发生在长骨的骨骺中心,特别是骨端骨骺以外的另一些骨骺内各大转子、大结节骨骺等处。股骨上下端、胫骨上下端等长骨是其好发部位,膝关节附近的发病率几乎占该肿瘤总数的一半。发生于肱骨上端的因系Codman首次报道,故又称为Codman肿瘤。
骨母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以往由于各家的观点和出发点不同,对该肿瘤的命名也就较混乱,如良性成骨细胞瘤、巨大骨样骨瘤、良性骨母细胞瘤等。上述命名均有其局限性,故现在统一采用骨母细胞瘤之命名。另外,过去对这种肿瘤冠以良性,目的是以示区别于骨肉瘤,以免将两者混淆。其实,在组织学上该肿瘤呈无恶性表现,但常有侵袭性,甚至会出现肺转移或恶变。为了避免误解,还是不冠以“良性”为宜,同时把其归入原发性有恶性倾向的肿瘤之列。
神经纤维瘤又称神经膜瘤、神经瘤、神经周围纤维瘤、雪旺细胞瘤、神经周围纤维母细胞瘤。本病名目繁多,反映了对其来源有不同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类:第一类:神经膜瘤或雪旺细胞瘤;第二类:神经纤维瘤或神经周围纤维母细胞瘤,是指瘤细胞由神经内中胚叶深化而来的结缔组织。神经纤维瘤可以起源于周围神经、颅神经及交感神经。
髓母细胞瘤由Bailey与Cushing于1925年首先报道,是好发于儿童的颅内恶性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神经上皮性肿瘤之一有人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原始髓样上皮未继续分化的结果。这种起源于胚胎残余细胞的肿瘤可发生在脑组织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生长在第四脑室顶之上的小脑蚓部。
成熟性畸胎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约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5 %~20 % ,它来源于生殖细胞。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见于生育年龄。多为单侧,双侧者约占10 %~20 %。肿瘤可以含有外中内胚层组织,偶尔可见单一胚层分化。叫做高度特异性畸胎瘤比如:卵巢甲状腺肿,分泌甲状腺激素,甚至甲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59931.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临床执业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临床执业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除外哪一项,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A.失钠比例大于失水 B.主要为细胞外液减少
重症营养不良体液改变倾向是A.总水分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多呈高渗性 B.总水分相
营养不良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易并发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 B.可发生自发性低血
下列各种脑脊液的改变中,单独存在即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室管膜炎的是A.白细胞
属于卵巢性索间质细胞肿瘤的是A.胚胎癌 B.颗粒细胞癌 C.绒毛膜癌 D.
最常见于幼女和少女的卵巢肿瘤是A.颗粒细胞瘤 B.内胚窦瘤 C.纤维瘤 D
子宫内膜癌最多见的病理类型是A.腺角化癌 B.腺癌 C.透明细胞癌 D.鳞
慢性宫颈炎与子宫颈癌早期肉眼难以鉴别。确诊方法应是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
患者,女,30岁,患卵巢肿瘤伴甲状腺功能亢进4年。如怀疑是由卵巢肿瘤引起,应考虑
9个月婴儿,面色苍白,食欲差。Hb68g/L,RBC2.8×10/L,网织红细胞
随机试题
TomandJackhavearrived,but______intheclassaren’thereyet.A、otherB、other
Weallhaveproblemsandbarriersthatblockourprogressorpreventusfrom
[originaltext]M:Judy’stakingsixteencreditsandworkinginacomputercenter
Quipusarethemysteriousbundlesofcoloredandknottedthreadsthatserved
It【C1】______aroundnineo’clockwhenIdrove【C2】______homefromworkbecause
某公司采用ADSL接入Internet,开通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比较正常,近一周经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下
关于雨期开挖路堑的说法,正确的是()。2012年A.挖方边坡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
产后出血原因当中,首先考虑以切除子宫止血的项目是A.宫缩乏力 B.胎盘植入
关于自体输血,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自体输血可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 B.当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