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致药源性肝损害的药品有A.头孢唑啉 B.青霉素 C.对乙酰氨基酚 D.洛

练习题库2022-08-02  13

问题 可致药源性肝损害的药品有A.头孢唑啉B.青霉素C.对乙酰氨基酚D.洛伐他汀E.多粘菌素

选项 A.头孢唑啉
B.青霉素
C.对乙酰氨基酚
D.洛伐他汀
E.多粘菌素

答案 CD

解析 药源性肝脏疾病
又称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DILI)是最主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越来越引起医药界、制药业、管理部门及公众重视,成为药品审批失败、增加警示以及撤市的主要原因。它是欧美国家急性肝衰竭(ALF)的主要原因,而ALF已经成为欧美国家肝移植重要原因之一。发生多具不可预测性,住院患者约1%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实际发生数至少为报道的16倍。药源性肝损害多有一定的潜伏期,用药2周内发病者占50%-70%。
药物性肝损伤可以出现各种肝脏疾病的表现,药物、宿主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其中药物因素系直接毒性作用和代谢产物所致,常见药物包括麻醉剂:氟烷、异氟烷;抗菌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酮康唑、磺胺类药物;抗癫痫/惊厥药物: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吡罗昔康、双氯芬酸、舒林酸;咪唑类抗真菌药(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能导致肝酶升高或肝炎;其他:沙坦类抗高血压药、拉贝洛尔、烟酸、丙硫氧嘧啶、水杨酸类、乙醇、奎尼丁、甲基多巴。宿主基因型则与CYP、NAT2、GSTM1、UMT2B7、MRP2、MDR3和HLA相关。环境因素则包括了其他疾病、药物相互作用、酒精、年龄、性别、病毒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5783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