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

admin2022-08-02  14

问题 杀虫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基本概念1.概念(1)杀虫:在医学上是指对医学昆虫进行有效防治的总称,其目的是预防疾病、消除危害、保障人类健康。(2)卫生害虫:指那些可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所有节肢动物。(3)媒介生物:即病媒生物,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是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包括节肢动物(昆虫纲和蛛形纲动物)和啮齿动物。2.医学昆虫的主要危害:传播疾病;骚扰吸血;可用作生物袭击:3.媒介昆虫所致虫媒病的主要特点:明显的地区性;明显的季节性;明显的职业性;明显的生物属性。(二)病媒生物1.蚊虫(1)生活史及分类蚊虫属于全变态,生长发育分4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蚊。蚊虫分为按蚊、库蚊和伊蚊3属。(2)种类的主要特征及传播疾病1)按蚊:体色多灰色,无斑;翅多有白斑;足自环有无不定。中华按蚊:主要传播疟疾、丝虫病。微小按蚊:主要传播疟疾。2)库蚊:体色多棕黄色,无斑;翅多无白斑;足多无白环。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主要传播斑氏丝虫、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主要传播乙型脑炎。3)伊蚊:体色多黑色,胸侧面有白斑;翅均无白斑;足多有白环。白纹伊蚊:主要传播乙型脑炎、登革热。刺扰伊蚊:主要传播乙型脑炎。埃及伊蚊:主要传播登革热、黄热病、委内瑞拉马脑炎。(3)密度监测1)成蚊监测【诱蚊灯法】a.监测点的选择:每个地级市城区选择居民区、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各4处,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和猪圈等)各4处,没有牲口棚的以民房补齐。除牛棚、猪圈外,其他均在外环境中进行。b.监测时间: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天,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顺延。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连续两次监测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c.监测方法:每处使用诱蚊灯1只,监测从日落20分钟后开始,连续诱集6小时。第二天,将集蚊盒取出,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d.密度指数计算:密度(只/小时)=蚊虫捕获数÷6小时÷灯数。分别将每盏灯每晚的监测结果填人数据报表,记录当时主要气象数据(气温,湿度,风力)。【人工小时法】a.监测点的选择:每个地级市城区选择城市中心2个居民区,城郊结合部3个居民区,每个居民区调查4户,农村选择自然村2个,每个自然村调查农户4户,不相邻的牛棚和猪圈(或其他牲畜棚)各2处。没有牲畜棚的以民房补齐(共2户)。进行室内成蚊密度监测。b.监测时间和方法: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天。日落1小时后,用电动吸蚊器在每个监测点的室内环境捕捉15分钟,分类计数。居民区可以选择在楼道。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连续两次监测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c.密度指数计算:密度指数计算以只/人工小时为单位。2)伊蚊专项监测:该项监测针对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此项监测。有埃及伊蚊分布的监测点,应该在监测过程中,注意收集该种伊蚊分布范围的资料。【诱蚊诱卵器法】a.监测点的选择:每个地级市选居民区、公园、工地、医院、废品收购站等其他伊蚊孳生场所共布放200只诱蚊诱卵器,居民区每户一只,公园、工地每10m一只。b.监测时间:各监测点于每月中旬监测一次。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至连续两月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c.监测方法:用诱蚊诱卵器,连续放置四天,第四天检查、收集诱到的成虫及蚊卵。统计蚊卵阳性率,同时记录调查期间平均气温和降雨情况。【容器指数法】a.监测点的选择:每个地级市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的居民区,每个街道检查室内外积水容器不少于100个;公园、工地、废品收购站和其他单位各2个,检查积水容器不少于100个。b.监测时间:各监测点于每月中旬监测一次。c.监测方法:检查各种积水容器内伊蚊幼虫和蛹的阳性率。各种积水容器按性质分为永久性(如水缸、水池等)和暂时性(如花瓶、轮胎、废弃瓶罐等)容器,可分别统计计算指数。d.密度指数计算:(4)防治措施1)防治原则a.调查摸清当地主要媒介蚊虫的种类、密度及其孳生场所和活动规律;b.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动群众;c.实施综合防治,突出重点措施;d.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防治;e.管好水源,着重环境防治;f.合理用药,防止产生抗性。2)环境治理:环境治理的根本目的主要是清除蚊虫孳生场所,主要方法有:a.环境改造:包括排水、填地堵洞、修整沟渠等;b.环境治理:包括稻田及其灌溉系统管理、植被控制、水位波动和水闸冲刷等。c.减少人蚊接触:包括个人和集体防护、使用诱蚊灯和"电子驱蚊器"、动物屏障和建立缓冲区、改善居住条件和习惯等。3)化学防治a.幼虫的化学防治:可使用双硫磷、倍硫磷、马拉硫磷等化学药物防治;b.成蚊的化学防治:可使用双硫磷、倍硫磷、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化学药物空间和滞留喷洒。4)生物防治a.使用生物杀虫剂:在城镇、户内杀灭幼虫和使用杀虫剂是首选的方法,苏云金杆菌和球形芽胞杆菌是两种有效的生物杀虫剂;b.放养鱼类;c.大型水体养鱼防治。5)法规防治2.蝇(1)生活史及分类:苍蝇属于全变态,生长发育分4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蝇。苍蝇可分为蝇科、丽蝇科、麻蝇科和花蝇科。(2)主要传播的疾病1)细菌性疾病:伤寒、副伤寒、菌痢、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及化脓性球菌感染等。2)病毒性疾病: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沙眼、天花等。3)原虫性疾病:阿米巴痢疾。4)其他寄生虫病:囊虫病、蛔虫感染等。(3)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理位置选取3~5个地级市,每个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集市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2)监测时间:根据当地主要蝇类发生规律,确定常年的监测时间。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每月中旬监测一次。3)监测方法:采用笼诱法。每处放1个诱蝇笼。放置时间:每次放置6小时,上午9~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4)种类鉴定、数据统计和记录: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记录监测当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湿度,风力)。5)成蝇密度计算:成蝇密度(只/笼)一蝇只数/笼数。(4)防治措施1)防治原则a.掌握当地主要蝇种及其习性特点、孳生场所和密度变化;b.以控制和清除孳生场所为主,将生态卫生、环境保护与蝇类防治有机结合起来;c.实施综合防治,突出重点措施;d.依靠领导,发动群众,全面规划,协同行动,须在较大范围内全面彻底防治,不留死角,不遗漏洞;e.在药物灭蝇中,须注意交替、混合用药和综合防治。2)环境治理:改善环境卫生,消灭或减少蝇蛆孳生场所,控制和管理孳生地是消灭苍蝇的主要环节。包括粪便管理、垃圾处理、易孳生苍蝇行业的卫生管理等。3)灭蛆、蛹:蛆、蛹的弱点是活动范围小,比较集中,容易发现,也较易控制,故灭蛆、蛹是防治苍蝇的重要环节,包括物理灭蛆法、物理灭蛹法和化学药物灭蛆、蛹。4)灭成蝇a.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苍蝇的方法多样化,有防蝇和灭蝇两个方面。包括纱门纱窗、风幕或风道、水帘或水幕、捕蝇笼i粘蝇纸(条、带)和蝇拍等。b.化学防治:可使用双硫磷、倍硫磷、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化学药物空间和滞留喷,有可用苍蝇毒饵灭蝇。5)法规防治3.跳蚤(1)生活史:跳蚤属于全变态,整个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2)形态特征:雌蚤长3mm,雄蚤稍短,体色棕黄至深褐色,有眼或无眼。全身多刚劲的刺称为鬃。(3)密度监测1)鼠体蚤指数:通常采用捕鼠笼捕获活鼠,检查计数每只鼠体上的寄生蚤数。鼠体蚤指数(蚤数/鼠)=捕获蚤总数/捕获鼠数2)游离蚤指数:用一定大小和数量的粘蚤纸,分别放在室内地面上,如15~18㎡的室内,可用16开的粘蚤纸5张,分别放于室中心1张,四角各1张。经一昼夜后,平均每张纸所粘得的蚤数,即为游离蚤指数,单位为蚤数/张。3)鼠洞蚤指数:先调查找出鼠洞,编号登记,然后用鼠洞掏蚤法或集蚤法收集洞内的跳蚤,所获蚤总数除以鼠洞数,其平均数即鼠洞蚤指数,单位为:蚤数/洞。掏蚤法:先将洞口.附近的浮土收集起来装入塑料袋内,然后用70~80cm的铁制掏蚤勺,顺洞道伸入洞中,将洞内容物掏出洞口,一并装入塑料袋内。于实验室将袋内容物倒入白色搪瓷盘中,此盘须预先置于盛少量水的大型白盆中,然后进行捡蚤,计数。管鼠洞集蚤法:取长约100~150cm、直径较洞口略小的橡皮管,管外套以绒布套。将此管顺洞道插入洞内,并略微震动,稍停一会,轻轻抽出,置于白布上进行捡蚤。如有蚤可用毛笔粘水取下,放入酒精瓶内。每个洞探2~3次,计算每鼠洞的蚤数。4.蟑螂(1)生活史:蟑螂属于不完全变态,整个发育过程分为卵、若虫和成虫3个时期。(2)主要种类及形态特征1)德国小蠊:体长12~14mm,体色棕黄色,翅膀略长于腹部,前胸背板有两条黑褐色平行纵带。2)美洲大蠊:体长30~40mm,体色红褐色,翅膀长于腹部,前胸背板边缘淡黄色,中央褐色碟形斑,界限模糊。3)澳洲大蠊:体长24~35mm,体色红褐色,翅膀长于腹部,前翅前缘基部有1条黄色带,前胸背板边缘淡黄色,中央褐色碟形斑,界限清晰。4)黑胸大蠊:体长25~30mm,体色黑褐色,翅膀略长于腹部,前胸背板无斑纹,表面光滑有光泽。5)日本大蠊:体长20~30ram,体色黑褐色,雄虫翅膀长于腹部,雌虫翅膀为腹部的1/2长,前胸背板无斑纹,表面凹凸不平。6)褐斑大蠊:体长26~28mm,体色红棕色,翅膀长于腹部,前胸背板边缘黄色,围绕黑色中心有成对的不明显小斑。(3)主要传播疾病:蟑螂生活在室内,传播的疾病主要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乙肝、结核等,还可以传播蛔虫、钩虫、蛲虫、线虫等疾病。(4)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每个地级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家和居民区1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2)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3)监测方法:应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规格:17cm×10cm)调查。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克/片),每处布放10张粘蟑纸。市场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在各户的厨房,晚放晨收。每个标准间(约15㎡)放置1张,居民每户厨房放置1张。不得选择一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捕纸必须更新。4)统计和计算:捕获蟑螂总数是指粘蟑纸粘捕到成若虫总数。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和雌、雄成虫或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5)防治1)环境治理:哪里的环境卫生又脏又乱,哪里蟑螂就猖獗。所以搞好卫生,治理环境是治本措施。2)物理防治:包括人工捕打、开水浇灌缝隙、孔洞和角落、粘捕纸、堵塞和蟑螂捕捉器等。3)化学防治:可使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化学药物空间和滞留喷,也可用毒饵灭蟑螂。4)生物防治:生物灭蟑不像化学药物仅仅杀灭表面蟑螂,而是让蟑螂相互传染,杀灭隐藏在巢穴的蟑螂以及施药之后才孵化的虫卵,效果真正彻底持久。包括绿僵菌、昆虫寄生线虫和聚集信息素等。(三)常用杀虫剂1.常用杀虫剂种类及代表杀虫剂名称(1)有机氯杀虫剂:有硫丹、三氯杀虫酯等。(2)有机磷类:敌敌畏、敌百虫、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杀螟松、倍硫磷、双硫磷等。(3)氨基甲酸酯类:残杀威、恶虫威、仲丁威、灭多威等。(4)拟除虫菊酯类:胺菊酯、右旋丙烯菊酯、Es-生物丙烯菊酯、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醚菊酯、右旋烯炔菊酯、灭蚊菊酯、醚菊酯、氟氯氰菊酯、生物苄呋菊酯、天然除虫菊酯等。(5)微生物类:苏云金杆菌、球形芽胞杆菌。(6)昆虫调节剂:除虫脲、蚊蝇醚、烯虫译乙酯,双氧威、杀蛉脲。(7)有机氟类:氟虫胺、氟虫腈、伏蚁腙。2.常用杀虫剂剂型:粉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乳油(剂)、喷射剂、气雾剂、超低容量喷雾剂、热烟雾杀虫剂、烟剂、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液体蚊香)、毒饵(灭蟑螂颗粒剂、灭蝇液体毒饵、灭蟑螂胶饵、信息素激素)、缓释剂(内墙杀虫涂料、杀虫窗纱、药膏、灭蚊蝇幼虫缓释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226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