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氧化铝冶炼企业采用拜耳法生产工艺,基本流程主要由矿石破碎,原矿浆制备、溶出,溶

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Z氧化铝冶炼企业采用拜耳法生产工艺,基本流程主要由矿石破碎,原矿浆制备、溶出,溶出矿浆稀释,赤泥分离和沉降,晶种分解,母液蒸发,氢氧化铝焙烧等工序组成。原料和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煤气、过热蒸汽、氧化铝等。  氧化铝生产过程特点是工艺复杂、设备多、流程长,生产场所存在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氧化铝溶出要使用大量碱性溶液,存在较高的碱灼伤风险。生产过程中涉及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多,主要有蒸汽缓冲器、套管换热器、蒸发器、空压器、压缩空气储罐等。其中,溶出工序的套管换热器外管直径为630mm,工作温度为295℃,工作压力为6.3MPa,介质为氯酸钠溶液;内管直径为203mm,工作温度为295℃,工作压力为6.0MPa,介质为蒸汽。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易发生高压气体迅速膨胀并高速释放内在能量的物理爆炸。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矿浆槽、洗涤槽、液碱槽、沉降槽、分解槽、母液槽等槽体结构尺寸最大直径可达40m,高度超过20m,储存物料容量大,且为高温强碱性物料。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槽体内壁易结疤,影响正常生产,需定时停槽清理。晶种分解就是向过饱和的铝酸钠溶液中添加晶种、降低温度,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使之分解、结晶析出氢氧化铝。晶种分解的分解槽高约20m,设有铯-137液位计,在进行清理检修作业时,放射源应入库保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溶出工序可能发生碱灼伤的主要原因。  2.列出溶出工序套管换热器发生物理爆炸的主要危害。  3.列出清理槽内壁结疤的安全防范要求。  4.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简述分解槽液位计放射源管理要求。

选项

答案

解析 1.溶出工序可能发生碱灼伤的主要原因有:现场存在跑、冒、滴、漏现象,防护设施不完善,个体防护不到位,作业环境不良,运行压力不稳定,清理检修安全措施不到位。
2主要危害如下:
  (1)人员伤亡。
  (2)建筑物、设备设施损坏。
  (3)人员中毒窒息、烫伤。
  (4)二次爆炸或燃烧。.
3.清理槽内壁结疤的安全防范要求如下:
  (1)制定安全施工方案,专人指挥,统一行动。
  (2)先通风换气,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3)严格实施停电挂牌。
  (4)进入容器内工作至少两人相互监护。
  (5)自上而下进行清理。
  (6)坑、孔、沟、池应设盖板或围栏。
  (7)风镐作业,休息时应将钎子拔出。
  (8)电气设备、电动工具应有良好的漏电保护装置。
  (9)检修承压设备前,应将压力泄放至压力表显示为零。

4.分解槽液位计放射源管理要求如下:
  (1)设立放射源安全和防护管理机构或专(兼)职安全和防护管理人员。
  (2)健全放射源的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台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3)放射源应单独存放并指定专人保管。
  (4)放射源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5)放射源的使用场所应设置放射源标志和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防盗报警装置。
  (6)划定警戒范围,配备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7)放射源罐体应设防盗保护罩,有条件的安装卫星定位装置。
  (8)放射源的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
  (9)放射源发生泄漏、污染或丢失应由专业人员处理,立即开展检测、调查和搜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2747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