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

admin2022-08-02  20

问题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其施工工艺:地基处理→支架系统搭设→(A)→安装底模→(B)→调整标高、安装侧模→底板、腹板钢筋加工安装及预应力管道安装→内膜安装→顶板钢筋加工安装、端模及锚垫板安装→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浇筑箱梁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封锚→拆模及支架。事件1:支架施工时,施工单位考虑了结构本身需要的预拱度和施工需要的预拱度两部分。其中对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①模板、支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②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装置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形变;事件2:在箱梁混凝土现浇施工时,梁体混凝土在顺桥向从高处向低处进行浇筑,在横桥向对称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洒水养护7d。事件3:张拉预应力筋采用“双控法”控制,余露预应力筋采用电弧切割,并留30mm外漏长度,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护;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题干:①模板、支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②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装置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形变;问题:1.事件1中,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说明理由。题干:地基处理→支架系统搭设→(A)→安装底模→(B)→调整标高、安装侧模→底板、腹板钢筋加工安装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问题:2.指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施工工艺中A、B的含义。题干:事件2在箱梁混凝土现浇施工时,梁体混凝土在顺桥向从高处向低处进行浇筑,在横桥向对称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洒水养护7d。题干:事件3张拉预应力筋采用“双控法”控制,余露预应力筋采用电弧切割。问题:3.指出事件2中错误之处,并改正。题干:事件3张拉预应力筋采用“双控法”控制,余露预应力筋采用电弧切割,并留30mm外露长度,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护;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问题:4.事件3中,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题干:事件3张拉预应力筋采用“双控法”控制,余露预应力筋采用电弧切割,并留30mm外露长度,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护;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问题:5.上述预应力锚固及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不完善。原因:还应当考虑支架地基在受载后的沉降变形。

问题:
2.指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施工工艺中A、B的含义。
答案与解析:
A:支座安装; B:底模支架系统预压。

问题:
3.指出事件2中错误之处,并改正。
答案与解析:
错误:梁体混凝土在顺桥向从高处向低处进行浇筑。
正确做法:梁体混凝土在顺桥向宜从低处向高处进行浇筑。

问题:
4.事件3中,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答案与解析:
(1)余露预应力筋采用电弧切割不正确,理由:切断预应力筋严禁使用电弧焊。
(2)预应力的张拉采用双控,即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束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

问题:
5.上述预应力锚固及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不满足,理由:预应力锚固长度除满足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且不应小于1.5倍预应力筋直径。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221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