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某工程地下室1层、主楼地上12层、裙房地上4层, 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

admin2022-08-02  22

问题 背景:某工程地下室1层、主楼地上12层、裙房地上4层,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填充墙为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基础为整体筏板,地下室外墙为整体剪力墙混凝土刚性防水,外侧设计两道SBS卷材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进场后即进行场地高程测量,已知后视点高程是50.128m.测量时后视读数为1.116m,前视点读数为t.235m。接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平整场地,结束后,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然后即进行土方开挖工作,整个基坑采取大放坡开挖。事件二: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在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都没有要求的前提下,监理工程师为确保工程质量,提出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检测要求,触探检查发现基坑内裙房部位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事件三:针对软弱下卧层,项目总工召集所有技术人员开现场会议,决定采取灌浆补强并立即组织实施。灌浆后,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现场监理进行基坑验槽,并形成验槽记录。问题:1.列式计算事件一中前视点高程。2.事件一中,基坑土方开挖时应经常检查的内容有哪些(至少列出四项)?3.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要求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是否合理?写出哪些情况下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4.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并写出基坑验槽的重点观察的部位有哪些。

选项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前视高程=后视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即:50.128+1.116-1.235=50.009m考点解析:此题考查施工测量的内容与方法。首先,我们搞清楚水准测量的几个基本概念:前视、后视以及高程测量计算方法等知识点。通常,已知点称为后视点,未知点称为前视点。高程测量示意图如下:从图中可知,“后视点高程HA+后视读数a=前视点高程HB+前视读数b”。则前视点(B点)高程计算公式为:“后视点高程HA+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即:50.128+1.116-1.235=50.009m2.参考答案:基坑开挖时,应经常检查的项目有:(1)平面控制桩;(2)水准点;(3)基坑平面位置;(4)水平标高;(5)边坡坡度;(6)边坡稳定状况;(7)降排水情况。考点解析:此题考查土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关于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6.1.5条规定: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根据背景资料,本工程为大放坡开挖,则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至少应检查的内容有: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仔细审题,背景资料中提到地下室外墙设计有卷材防水层,由此可知地下水水头应该在基底标高以上,根据施工经验,在土方开挖及整个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必须不间断地观测边坡稳定状况和地下水情况(即降排水情况)。3.参考答案:(1)监理工程师要求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不合理。(2)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情况有: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144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