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拟建工业项目的有关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期2 年,运营期6

admin2022-08-02  22

问题 背景资料某拟建工业项目的有关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建设期2 年,运营期6 年,建设投资2000 万元,预计形成固定资产1700 万元,无形资产300 万元。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 年,残值率为5%,按直线法计算折旧。在运营期末回收固定资产余值,无形资产在运营期内均匀摊入成本。2.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建设期内,每年均衡投入自有资金和贷款各500 万元,建设期贷款年利率为6%,按季计息。3.流动资金全部用项目资本金支付,金额为300 万元,于投产当年投入,在项目期末收回。4.项目建设期贷款在运营期间按照等额还本付息的方式偿还,还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5.项目投产第1 年的营业收入为700 万元(不含销项税),年经营成本为250 万元(其中可抵扣进项税为20 万元),第2 年的营业收入为900 万元(不含销项税),年经营成本为300万元(其中可抵扣进项税为25 万元),以后各年的营业收入为1000 万元(不含销项税),年经营成本为320 万元(其中可抵扣进项税为30 万元),该项目增值税税率为16%,增值税附加综合税率10%,不考虑项目维持运营投资、补贴收入。企业所得税税率25%。假定建设投资中无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考虑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计算、建设期现金流量的可能影响。问题:1.计算并填写各年还本付息表(表1-1)。表1-1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2.列式计算该项目的总投资、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固定资产余值。3.从项目资本金出资者的角度,列式计算运营期第6 年的总成本及净现金流量。4.计算说明计算期第3 年项目能否满足还款要求。(计算结果保留2 位小数)建设期借款利息的偿还(1)等额本金法(等额本金,利息照付):运营期内某几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每年应还等额的本金=建设期本利和/还款年限某年应付利息=当年期初本利和×利率当年期初借款余额=上年期初借款余额-上年偿还本金(2)等额本息法(等额还本付息):运营期内某几年等额还本付息:每年应还的等额本息和:A=P×(A/P,i,n)每年付息=当年期初借款余额×利率每年还本=每年还本付息-当年付息当年期初借款余额=上年期初借款余额-上年偿还本金

选项

答案

解析 问题1:(1)年实际利率=(1+6%/4)4-1=6.14%(2)第1 年贷款利息=500/2×6.14%=15.35(万元)第2 年贷款利息=[(500+15.35)+500/2]×6.14%=46.99(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15.35+46.99=62.34(万元)(3)运营期每年还本付息A=(1000+62.34)×(A/P,6%,6)=216.04(万元)表1-2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问题2:固定资产相关的计算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形成固定资产。重要提示:1)建设项目融资前,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建设期利息;融资后,固定资产原值应包含建设期利息。2)可抵扣的固问题2:(1)项目总投资=2000+62.34+300=2362.34(万元)(2)固定资产年折旧费=(1700+62.34)×(1-5%)/8=209.28(万元)(3)固定资产余值=固定资产残值+(折旧年限-运营年限)×固定资产年折旧费=(1700+62.34)×5%+(8-6)×209.28=506.68(万元)总成本费用的计算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维持运营投资)说明:总成本费用一般指的是年总成本费用,它发生在项目的运营期。(1)经营成本一般已知,与生产能力成正比(2)折旧(重点掌握平均年限法)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重要提示:1)建设项目融资前,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建设期利息;融资后,固定资产原值应包含建设期利息。2)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形成固定资产。(3)摊销(平均年限法)年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其他资产/摊销年限注意:建设期、建设前期、运营期、计算期、还款期、折旧年限、摊销年限的区别。(4)利息利息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即:运营期某年的利息=建设期借款及利息在运营期产生的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5)维持运营投资维持运营投资根据实际情况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予以资本化,即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一种是费用化,列入年度总成本。一般采用后者。融资后财务分析—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的编制问题3:( 1 ) 运营期第6 年总成本= 经营成本( 含进项税) + 折旧+ 摊销+ 利息=320+209.28+300/6+12.23=591.51(万元)(2)运营期第6 年:1)现金流入①营业收入(不含销项税):1000 万元②销项税额:1000×16%=160(万元)③补贴收入:0④回收固定资产余值:506.68 万元⑤回收流动资金:300 万元小计:1976.68 万元2)现金流出:①项目资本金:0②借款本金的偿还:203.82 万元③借款利息的支付:12.23 万元④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290 万元⑤进项税额:30 万元⑥应纳增值税额:130 万元⑦增值税附加:13 万元⑧所得税:106.37 万元⑨维持运营投资:0其中:所得税=[1000-(591.51-30)-13]×25%=106.37(万元)小计:785.42 万元3)净现金流量=1976.68-785.42=1191.26(万元)最大能力偿还法运营期某年最大能力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最大偿还能力)=营业收入(不含销项税额)-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增值税附加+补贴收入-所得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所得税=营业收入(含销项税额)-经营成本(含进项税额)-增值税税金及附加+补贴收入-所得税=可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利息+折旧+摊销问题4:计算期第3 年(1)总成本费用(不含税):(250-20)+209.28+300/6+63.74=553.02(万元)(2)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不含税)+补贴收入-总成本(不含税)-增值税附加=700+0-553.02-(700×16%-20)×10%=137.78(万元)(3)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137.78×25%=34.45(万元)(4)最大偿还能力=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所得税=营业收入(不含税)-经营成本(不含税)-增值税附加所得税=700-230-(700×16%-20)×10%-34.27=426.53(万元)426.53 万元>216.04 万元,所以计算期第3 年能满足项目还款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045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