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8层普通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层高4.5m,其余各层

admin2022-08-02  26

问题 某18层普通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层高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m,室内外高差0.45m,房屋高度66.15m,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场地类别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为二级。该结构平面、竖向规则,各层平面布置相同,板厚120m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100m2,非承重墙体釆用轻钢龙骨隔墙,结构竖向荷载由恒载和活载引起的单位面积重力组成。假定:该办公楼由于业主需求进行方案调整,顶部楼层拟取消部分剪力墙形成大空间,顶层层高由3.6m改为5.4m,框架梁梁高为800m,剖面如题21图所示,分析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该结构调整后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仍满足规范要求,X向经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及七组加速度时程补充弹性分析,顶层楼剪力V18、某边柱AB柱底相应弯矩标准值见题21表(已考虑地震作用下对竖向不规则结构要求的剪力放大),试问,调整后的AB柱底弯矩标准值与下列哪个选项最为接近?(  )题21图题21表A.500B.600C.700D.800

选项 A.500
B.600
C.700
D.800

答案 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5条第4款规定,七组加速度时程补充弹性分析时取平均值。
根据第4.3.4条及条文说明可知,。
根据第4.3.5条条文说明可知,平均值不大于120%,。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5条第4款规定,当取七组及七组以上时程曲线进行计算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可取时程法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②根据第4.3.4条及条文说明、第4.3.5条条文说明规定,计算AB柱底弯矩标准值。
固定题干
题22~25:某地上22层商住楼,地下2层(平面间首层,地下室未示出),房屋总高度75.25m。系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如题22~25图所示(仅表示左侧1/2,另一半对称)。1~3层墙柱布置相同,4~22层剪力墙布置相同,③、⑤轴为框支剪力墙,其余均为落地剪力墙,水平转换构件设在3层顶,该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场地类别Ⅳ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2.1s,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1~3层及地下室为C50,其他层为C40;框支柱断面为800mm×900mm,地下室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题22~25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0807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