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包装品废弃物约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

admin2022-08-02  35

问题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包装品废弃物约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百分之十以上,其体积要构成家庭生活垃圾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但大量的包装物最后都成了垃圾,有是甚至对环境构成了长久的影响(如被丢弃的塑料袋等)。环保专家毛先生叹道,美丽的代价,实在太昂贵了!得不偿失。但也有人认为,包装既是一种经济现象,有需求就有生产,况且,包装也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不少人都“想‘面子’多于想‘污染’”东西包装的好才能拿得出手。一个好东西包装的不好,还不如东西差点包装的好一些。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1”中的两种不同观点。并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中心明确、认识深刻;(2)内容充实、逻辑清晰;(3)思维严谨、语言准确流畅;(4)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4年河南、甘肃省公考《申论》真题

不能让“美丽”成为不可承受的代价
(标题:点明观点,紧扣材料,通过比喻方式让标题更加生动形象)
“人靠衣装马靠鞍”好马配好鞍当然无可厚非,但有人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有需求就有生产,包装也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包装是一种文化现象,他能维护我们的“面子”,好产品不如好包装这些歪理邪说确实难以苟同!
(第一段:开头。阐述两种观点,并表明自己立场,体现出反对过度包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面子”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刺激“里子”的提升,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度包装不仅严重浪费资源,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消耗大量原木等稀缺资源,产生大量白色垃圾,而且会让消费者承受额外的经济损失,涉嫌商业欺诈,名不副实,买椟还珠,以次充好,乘机兜售,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让消费者难辨优劣,甚至过度迎合“讲排场、好面子”落后文化和畸形消费观,助长“送大礼”、奢侈浪费不正之风,暗藏腐败温床,大开贿赂之道。凡此种种,不难发现因为追求“美丽”,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蒙受损失,助长不正之风,滋生腐败,将成为我们不可承受的痛!
(第二段:分析。分析过度包装的危害,分贝从浪费资源,侵犯消费者权益,助长奢侈浪费不正之风,滋生腐败等,引出对策)
狠刹“过度包装”这股歪风,不能单靠一己之力,也不能成为一时之举,需要建章立制管长远,监管执行保落实,公民参与正源头。
(第三段:过渡。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策)
从制度层面讲,应当加快立法进程,将过度包装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加强对流通领域和商家的法律约束。多度包装关键在“度”,一方面完善顶层设计,由国家确定过度包装的准则规范,细化《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各地因地制宜,出台地方针对限制过度包装和促进商品装物减量的地方性法规。
(第四段:分论点一。从制度设计层面解决过度包装问题。)
从监管层面讲,一方面要加强对过度包装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防止三公消费助长奢靡包装之风。打击过度包装的重点领域,对保健品、饮料酒、快递、化妆品、茶叶、药品、月饼等行业过度包装专项整治,紧盯中秋、端午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常态化市场监管,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同时对于质量优良,包装精简节约的产品积极宣传,通过“惩恶扬善”引领社会风气。
(第五段:分论点二。从监管层面解决过度包装问题。)
从公众层面讲,我们每个人应当从自己做起,树立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理念。认识到,许多过度包装的填充物,采用工业化学制品,可能含有超标的重金属、有毒有机物和细菌病毒,为这些“美丽”买单,不仅得不到美丽的馈赠,还很可能损害身体健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对生态环境负责,就是为自己的生存环境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
(第六段:分论点三。从公众层面解决过度包装问题。)
曾有这样一句广告语:“可用可不用的不用,不得不用的少用,少用的最好重复利用,不能重复利用的下次记得不用!”如果人人皆能以此行事,过度包装自会销声匿迹,我们就不会因为“美丽”而承受不可承受的代价!
(第七段:结尾。引用广告语阐明作者立场)

试题解析:
(1)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三个分论点,七个段落,标题通过比喻方式表达观点,突出对于对于过度包装的观点,不能因此承受过高的代价,形式新颖,切合主题。
(2)开头换位思考,通过理论论证支持过度包装的观点,再通过欲扬先抑方式形成对比,强烈表达出观点。
(3)第2段和第3段通过分析过度包装的危害,体现出对过度包装的认识,体现出对过度包装的反对,进而引出对策!在对策环节分别从制度、监管和公众三个层面分别分析论述,最后总结对过度包装的观点,思路清晰,内容全面。
(4)文章在论证过程中综合使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形式,体现出对过度包装的观点认识,突出自己观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71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