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总财富的增加,衡量社会价值的维度更多元。中国的年轻一代,数量是美国同龄人

题库2022-08-02  24

问题 随着社会总财富的增加,衡量社会价值的维度更多元。中国的年轻一代,数量是美国同龄人的5倍,他们的财富理念和价值观,将主导未来10年里甚至更久的经济走向。小陈是上海某高校的在校生。2016年他在移动支付平台上的花销总额近1.2万元,占全年支出的60%左右,其中,服饰方面开支占近50% ,书籍开支占近10%。“我以为买书花的钱最多,没想到买衣服竟然花了这么多钱。”除了网购衣服和书籍,小陈的花销主要还用于给女朋友买礼物,“买礼物的频率比较高,还得走心。2016年买的最贵的礼物是一支钢笔,花了600元。”他表示,恋爱后自己的花销明显有所增加,但还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过,小陈猜测“女生的年度总花销会更高”。朱江是甘肃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2016年10月初,朱江开始加入“蚂蚁森林”公益行动,12月10日,他收到了一张“种树证书”,他“养成”的“梭梭树”将被种植到阿拉善地区。朱江的“梭梭树”其实是由自己“碳账户”的额度捐赠而来。在支付宝客户端里,首期“碳账户”概念着重突出用户碳减排的公益价值。“碳账户”被设计为一项“蚂蚁森林”游戏公益活动:用户如果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其实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树”长成后,项目的公益合作方会将它“买”走,在现实中种下一棵树。据统计,自2016年8月“蚂蚁森林”开通后,大学生已种下75789棵树,每棵树需大学生在蚂蚁森林账户中减排量达到17900g。“随手的一个行为,可以做公益,何乐不为呢?”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朱江看来,公益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不久前,几家调研机构先后发布了2016年大学生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三成以上学生生活费不够花,39%的学生身边有人使用校园贷,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理财活动,高校连续多年成为金融诈骗重灾区。出身农村的河南某高校学生小郑,对金钱有着很大欲望。为迅速摆脱贫困带来的自卑、不安全感和身份的缺失,渴望一夜暴富的他走上了赌球这条失范的道路。他利用同学的身份证、电话等信息,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先后借了几十万元,最终因为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湖北某大学的一名学生为购买最新型的苹果手机申请网上贷款,陷入“连环贷”,最终竟欠下多家公司70多万元。有统计显示,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平台已达到数百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使用过网络贷款。有学生为各种消费主动贷款的,还有因被贷款而欠债的。近日,湖南18名大学生“被贷款”事件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四学生黄某利用18名同学的个人信息贷款50余万元,而这18人竟然浑然不知。专业人士指出,在这起“被贷款”事件中,有两种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是大学生的消费水准远远大于实际支付能力,四处借贷不是为了学业和理财,而是为了个人享受;二是基于同学友谊或者哥们儿义气,轻易将个人信息借与他人。这些大学生对风险的认识和预判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而这在大学生群体中都颇有代表性,都是财商教育缺失的表现。某报记者在某大学采访时发现,校园随处可见各种贷款的小广告,广告栏里、书桌上、食堂里,五花八门。其中宣称无需抵押、几天内就能到手的贷款广告也不少。学生小刘说:“校园贷可以让我们更早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只要大学生理性消费,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是完全可以利用的。”小刘表示,校园贷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一位老师透露,学校曾向学生发放过“校园贷的危害及隐患”宣传单,希望学生理性消费,也密切关注和校园贷有关的信息,加强风险防范。虽然如此,校园贷依然借助互联网无孔不入。随后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了大量从事校园贷款的网络平台,只要身份信息通过审核,就可以获得贷款。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河南某律师事务所付律师。付律师说:“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他们对一些商品和服务表现出超前消费的需求。但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主要靠父母提供,超前消费的需求不一定能得到满足。”一些校园贷正是利用学生这一需求,设下高利贷、利滚利、“裸条放款”等陷阱,而大学生刚离开家庭,风险防范意识、风险甄别能力比较弱,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坑中。有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防骗能力平均得分仅为69分,其中,48%的学生无法识破校园贷诈骗陷阱。他认为“立足于技能素质培养的理财教育空白亟需填补。”2015年上半年A股的牛市,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尚在象牙塔内的刘雨也是其一。在拿到家人支持的三万块钱后,毫无炒股经验的他同时操盘自己和女友的账户,“短短几个月就赚了将近一万块钱,原本准备拿这些钱带女朋友去济州岛玩的。”然而,济州岛之旅尚未成行,股市遭遇断崖式下跌,赚来的钱赔得所剩无几。刘雨回忆,自己炒股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看视频等方式学习,学校老师教授的内容和方式过于单调和死板,多是口头上的理论,缺乏实际操作,实用性较低,以致对股灾的到来猝不及防,没有做出很好的应对。硕士研究生赵瑞从2015年3月开始购买理财产品。“当时买的那款理财产品有一定的风险,开始赚了几百元,没多久就赔了,总之一共赔了700多元。”“理财”变成了“失财”。河北省迁安市一学生家长涂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很想让孩子在大学就学会理财,但是苦于学校没有专业指导,孩子大学学的专业和经济无关,对理财知之甚少,基本上是家长根据经验“扶着走”。某师范大学在校生小高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从来没接触过银行储蓄之外的其他理财方式,余额宝也是上大学之后才接触的,平时把生活费和兼职赚的钱都放里面。相对于余额宝,股票基金的收益更可观,小高也有过买基金的念头,但最终因为专业知识欠缺望而却步。记者调查发现,理财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财商就是人们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与金钱打交道的能力,包括观念、知识和行为三个方面。翔宇财商教育在其财商教育课堂中表示,要树立正确的财商观念,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财富、了解财富倍增的规律;其次要通过所掌握的知识,创造财富;最后是驾驭财富、正确应用财富及实现财富倍增。目前,我国的财经素养教育无论是在教育体系,还是社会、父母认知上,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量的社会组织和金融机构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为理财教育提供服务。2001年,美国通过立法把理财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1998年7月,苏格兰课程咨询委员会设置了5~18岁学生的理财教育目标。到了2005年底,英国教育当局在中小学教材中增添两个教学单元的个人理财内容。2010年9月起,“基础财务技能”成为英国初中毕业生考试中数学考试的一个组成内容。进入21世纪,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都相继制定了财商教育计划,并列入学校的必修课。北京某大学副校长陈教授表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们需要在复杂的生活中作出选择。我国正在启动包括财经素养教育在内的,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正确看待财富、学会理性消费、规避财务风险,建立健康积极的财富观,已经成为大学生们亟待弥补的一课。某大学宣传部领导欲在新生入学教育大会上就“合理消费、科学理财”问题做专题报告。假如你是该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5,为其拟出该报告的内容要点。(25分)要求:内容全面有针对性,观点明确有条理性,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7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吉林甲级卷)

本答案按照总分结构,总结了针对大学生科学消费,合理理财的问题及建议,并进行了概括与论述,行文条理清晰、逻辑清楚、语言流畅。
试题解析:
(1)题干要求拟出内容要点,因此不必书写完整格式。
(2)从材料9可以分析出根本问题就是财商教育的缺失,因其缺失才出现若干小问题即观念、知识、行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3)同样从材料9可以分析出宏观对策及微观对策。
(4)本题难点一方面是理清要点的总分关系,另一方面要确保问题与对策一一对应。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8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