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网友发布的“为让孩子上幼儿园,妈妈教孩子说谎”的微博引发热议。该网友

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前不久,一位网友发布的“为让孩子上幼儿园,妈妈教孩子说谎”的微博引发热议。该网友在等待幼儿园报名时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被当场“雷倒”。M妈妈:“待会儿老师问你,妈妈在哪上班?”孩子:“工商局。”M妈妈:“爸爸在哪儿上班呢?”孩子:“公安局”。M妈妈:“你给我记住了,否则报了名也没希望。”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议论:网友A:非常理解这位妈妈,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孩子能进个好一点的幼儿园,在这个拼爹拼妈的年代,实属无奈之举。网友B:这位妈妈真是糊涂!这样冠冕堂皇的说谎,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很重要。网友C:上学要给老师送卡,看病要给医生送红包,打官司要给法官送礼……如果你不照做,你的孩子可能就要受到排挤,你的病可能看不好,你的官司可能打不赢 ……在这样的世风面前,只有傻子才会坚持做人的底线,除非你不想办成事。网友D:我们教孩子不要闯红灯,但我们为了赶时间,经常闯红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们教孩子谦让、诚实,但现实社会总让老实人吃亏……让孩子不受伤害地成长是父母的责任,早点让孩子了解、适应这个社会未必是坏事,大道理有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这两年除夕夜守岁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看春晚,一个是抢红包。去年用“摇一摇”的方式抢,今年又多了“咻咻咻”。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16年2月8日零时,共有79.14万名支付宝用户共同分享了总值2.15亿元人民币的现金红包,平均下来,每人271.6元。对于口袋逐渐鼓起来的中国人来说,两三百元抵不上一顿饭钱,但是为何会有数以亿计的用户抢红包?有网友调侃道:“自从有了红包以后,抢红包已经完全摧毁了我的‘价值观’。以前地上掉一毛钱我连看都不看,现在抢到1元我就觉得是一笔巨款,超过5元我就窒息了,超过10元眼眶就湿了……”红包的风头俨然盖过了压岁钱。传统的压岁钱多是长辈给晚辈,而红包,平辈、晚辈、长辈之间都可以给,也不局限于春节期间。如此富有弹性,难怪会大受欢迎。某大学的N教授是“红包热”中的“老古板”,从不参与微信圈中的抢红包。这主要源于2015年中秋节期间的一次教训,一个熟悉的学生家长定向给他发了一个红包,点开一看竟有1000元之多,这严重触及了N教授的师德底线,后来费了很多周折才退了回去。从此,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所有收到的红包一律不打开,任其自行退回;朋友圈中的红包只看不抢。但他的学生深受网络影响,“抢红包”已经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为了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N教授后来又对自己的规矩进行了调整,红包可以发,但绝不收。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期间,N教授给所在课堂上的学生发放了200元的“大红包”让学生抢,学生们纷纷表示“复习更有劲头了”,就连曾受过他严厉批评的两个学生也留言道:“谢谢教授财神!一定好好努力!” “给定材料1”中M妈妈与“给定材料2”中的N教授在面对世俗习惯与社会潮流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请对此进行比较分析。(15分)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6年江苏省公考《申论》真题(A卷)

本题应按照“表态+分析+结论”展开。本题中涉及两个人物对于世俗习惯于社会潮流的应对方法,分别可以从方法、目的、影响、重要程度、评价等几个方面一一展开相互比较其不同之处,最后一定要得出结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6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