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名义的网上慈善活动在网络社区风生水起,求助帖、微博

考试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名义的网上慈善活动在网络社区风生水起,求助帖、微博微信劝募、淘宝义卖等活动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网络慈善利用互联网无边界、传播广等优势,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大限度汇聚着社会爱心,凝聚着社会求助力量,传递爱的正能量。网络慈善有许多成功、感人的范例。例如,贵州、浙江等地民间公益人士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通过网络民间慈善组织与公募基金联手的方式,把慈善账本“晒”在阳光下,募集到1000多万元资金,4000多名小学生因此而受益。然而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利用互联网这一高效便捷的慈善方式尚处于上升成长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隐患和风险,需要审慎对待。比如,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让爱心人士不能直接接触受救助对象,捐助者在网络捐赠时容易陷入“感情用事”的误区。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也不惜透支公众的信任和爱心,骗捐诈捐事件时有发生。2015年6月,知乎网用户“ck铭铭”向网友自称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2岁女大学生,花光了父母积蓄进行的心脏介入手术却失败了,陷入绝望中,不久,拥有59600粉丝的知乎网大V“童瑶”在回答中鼓励“ck铭铭”,并表示自己也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愿意为“ck铭铭”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这一回答获得了1.4万个赞。次日,“ck铭铭”公开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表示“假如我下次手术还能活下来,将来参加工作一定如数归还”。2016年1月14日,多位用户举报知乎网大V“童瑶”与“ck铭铭”疑似“唱双簧”,一位谎称疾病,另一位为其募捐,涉嫌诈骗数百用户捐款15万元。1月19日,在知乎网用“ck铭铭”与“童瑶”两个账号上演双簧苦情戏、骗取网友数十万元捐款的犯罪嫌疑人童某,向其户籍所在地公安局投案自首。《中国青年报》曾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47.4%的受访者曾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过捐款,但仅28.5%的受访者信任网络捐款中的慈善组织或募捐个人,62.4%的受访者担忧在网络募捐中存在骗捐诈捐的潜在风险。网络捐赠的前提是信任,如果信任之墙轰然坍塌,破窗效应不容忽视。通过已发生的骗捐诈捐事件,我们看到,网络捐赠过程中的信任机制格外脆弱,倘若求助者的信息被发现有假,或者是他对待捐款的态度背离常理,就会影响捐助者乃至整个社会对网络慈善的看法。为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该法规定,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慈善组织有违法行为的,可以向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投诉、举报。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请根据“给定资料1”,结合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化解网络慈善中的信任危机。(15分)要求:(1)观点明确,(2)分析透彻,(3)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6年山东省公考《申论》真题(A类)

本答案从“募捐方式”、“完善法规”、“监督惩处”及“捐赠者”四个宏观角度谈化解对策。既涵盖了材料中出现的所有方面,又分别明确提出相应的具体对策,做到了观点明确。材料中不仅有可以摘抄总结的解决措施,也有隐含问题,需要根据问题推导出对策,答案中第四条就是依据材料的问题推导而来,做到了分析透彻。字数控制在200以内,尽量用原文中词语、短句书写,保证要点词准确的要求,满足了言简意赅的条件。

试题解析:

(1)本题重点在于提出解决网络信任危机的具体举措。首先应找到给定材料中有关于网络信任危机的段落是哪些,然后根据段落的内容分析推导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2)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材料中与网络慈善信任危机有关的优秀案例做法、规章制度条款、存在的问题,针对于优秀案例及制度条款直接摘抄总结,而对于材料中涉及的问题应当结合实际推导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3)本题难点在于通过对材料中有关问题的分析,推导出解决方案。作答技巧则是除了摘抄归纳之外,还需要总结材料中相关的问题,再构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4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