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成群结队,一晚上能毁几十亩玉米、马铃薯。”时下正值马铃薯、玉米成熟收获的季

资格题库2022-08-02  29

问题 “野猪成群结队,一晚上能毁几十亩玉米、马铃薯。”时下正值马铃薯、玉米成熟收获的季节,但星月村的村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野猪太多了,防不胜防,村里已有几百亩庄稼被毁了。”村民对记者小侯表示,野猪已成为他们最头疼的事。星月村位于东山生态圈边缘,与小沟林场相邻,村里的庄稼地与林区相接。“上了年纪的村民都知道,那个林场可是野猪的‘老窝啊’。”村民说道。野猪经常光顾玉米地。“这些地里的玉米棒都被吃了,只剩下玉米杆。”村民老李指着玉米地说,“去年也有人告诉我们尽量不要种玉米、马铃薯这些野猪特别爱吃的作物,可是你看看我们这里的土地,就适合种玉米、马铃薯。野猪就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吃。”同时,小侯还看到,在成片的玉米地中间,有几块绿油油的燕麦地,村民马大姐正忙着收割燕麦。“燕麦没有成熟,怎么就收了?”小侯提出疑问。“野猪毁了玉米,下山没有吃的,就毁坏燕麦、冬小麦。抓紧收割,有了麦穗起码还能当作饲料用。”“十年前,野猪开始在村里出没,当时出现的次数和数量比较少,一个月能见到一两次。”老李介绍。最近几年,野猪成群结队出现,一般三五只,最多十几只。一只野猪一晚上就能毁坏十几亩庄稼,十几只野猪在庄稼地里肆意毁坏的程度就更严重了。小侯走在小沟林场附近,时不时可以看到野鸡从庄稼地、林间草地惊飞而起。“野鸡、野免、野猪在这里太常见了。”老护林员老张说,他们巡林时,经常看到成群的野猪。过去,林场主要依靠砍伐木材和种植经济林维持发展,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很多野生动物迁徙到其他地方。如今,经过十几年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林区生态逐渐恢复,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吸引了不少人来游玩,但生态系统仍然很脆弱,没有达到“自愈”的能力。“野猪等野生动物逐渐迁回,生物链没有完全形成,他们现在没天敌,只能让他们这么‘嚣张’。”老张表示。“经常有外地人来到村里,希望村民配合捕杀野猪,但均被村民拒绝。”老张说,虽然村民对野猪毁坏庄稼既无奈又“痛恨”。但这些年的普法宣传工作做得扎实,村民们都知道野猪不能随意捕杀,只是采取温和的方法驱逐。根据“给定资料1”,请就该村近年来遇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15分)要求:(1)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2)字数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9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广西B卷)

本参考答案详细分析了该村“野猪数量多,损毁农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且以总分结构的形式呈现答案,清晰明了,逻辑性强。总结词依次可以总结为“地理因素”“产业单一”“生态因素”“村民法律意识增强”这4个方面进行了分条撰写;也体现出了其有条理的要求,同时各要点之间相互独立,没有交叉和重叠。


1.根据“给定资料3”,说明答案的要点都来自于此,需要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提炼。

2.这是一道常规的综合分析要素明确类题目,相对比较简单。首先回顾下作答方法也是简单粗暴,问什么答什么。其次要明确本题的作答任务,只有一个:分析原因。但是是针对该村近年来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这就表明虽然并不需要考生写问题,但是为了更好的寻求原因,考生有必要阅读材料时先拎清该村近年来都遇到过哪些问题。最后在分析原因的时候,除了从材料中概括出明显的原因要素,比如原因1、3、4。也要分析推导出比较隐藏的信息要素。比如原因2。

3. 注意要求:“紧扣资料”即答案只来源于材料内,不能添加个人的主观想象。“符合实际”即对策的提出需要具备可操作性,不能脱离客观现实条件。“表达准确”即以材料为主,使用材料中规范性的表达。“条理清晰”即指能够理清观点或者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观点或事实之间以及其内部的关系,一般而言其关系有并列、递进、包含、转折等。具体在本题中,各个具体做法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在答题的时候展现出来,建议用分条列点或者区分类别+分条列点的形式,更好的展示其逻辑。最后,本题的字数要求不超过400字,文章篇幅比较大,需要考查考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答案的组织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59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