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一 武汉地处华中腹地,长江、汉江汇聚于此,坐拥水运便利;京广铁路、

免费题库2022-08-02  4

问题 资料一    武汉地处华中腹地,长江、汉江汇聚于此,坐拥水运便利;京广铁路、武广高铁纵贯市区,距北上广等地铁路均可夕发朝至;市内拥有多所211国家一流重点大学,是华中最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然而拥有优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武汉,近年来却陷入人才发展的困局。武汉市人社局发布的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07年开始,毕业生留汉就业比例逐年递减,2007年为55.3%,2008年为52.19%,2010年为50.7%,2011年首次跌破50%,仅为47.04%。    资料二    武汉人才流失严重,包括多方面的原因:第一,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近年来武汉的GDP总额排到全国八九名上下,而GDP增速则在逐年递减,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给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导致大量人才流失。第二,武汉作为中部第一大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情况较差,这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第三,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一直在降低,不仅落后于北上广深,连成都、重庆都比不上。互联网、汽车制造、金融是毕业生就业的前三大行业,可惜这些行业武汉都没有优势。第四,除了硬件上的不足,武汉在软环境上也有不足,比如工地多,空气质量差等问题。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6十大创新城市排行榜”(包括经济创新指数,科教创新指数,文化创新指数,生态环保创新指数等),武汉仅排到第九名。    资料三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我国目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因而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习近平主席一直强调的人才观。为响应中央的号召,摆脱武汉的人才困境,2017年2月10日下午,武汉市领导与龙头企业家召开座谈会,市委书记陈一新与部分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时,向与会企业家介绍新构想:武汉将集中优势兵力,打造“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他要求各区抓紧研究举措,创新出台一系列大学生留汉措施,并开展竞赛。    除此之外,武汉市招才局公布首批10个区的人才公寓配租公告。武昌、洪山、江岸、东西湖等10个区共拿出1725套房源配租,租金普遍比市场价便宜三成。首批通过申请审核的大学生可登录“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人才安居”栏目进行配租登记。旨在为鼓励和支持在校或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而量身定做的“青桐计划”,对大学生在孵化器创业给予场所房租补贴、天使投资基金引导、风投基金风险补偿等一系列扶持。还有“城市合伙人”和“创谷计划”:瞄准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产业领域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资料四    不仅武汉在人才大战中摩拳擦掌,其他城市无论沿海还是潜力发展城市都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做好了人才储备工作。    在深圳,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只要落户本市,就能获得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比如:本科1.5万元、硕士2.5万元、博士3万元,还可申请公租房轮候。此外,杰出人才可获得奖励补贴600万元。    广州市推行四个“黄金10条”和两个“美玉10条”。简单来说,就是重金招企与重金招才:符合条件的企业只要落户最多可以奖励1500万元,符合条件的杰出人才只要进驻最高可获2亿元资助、优秀人才最高可获1.1亿元资助、精英人才最高可获1200万元资助,而特别重大的人才项目最高可资助10亿元。    除了现金资助,还有住房补贴:黄埔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将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住房补贴范围,一次性发放2万元,硕士研究生补贴3万元,博士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补贴5万元。对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精英人才,则分别给予每月最高10000元、8000元、5000元住房补贴,补贴期3年。对新引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还提供面积约300平方米的人才别墅,在本区全职工作满10年,可获赠别墅产权。    南京把安居人才分为7类,购房最高补贴200万,兴建了一批人才公寓,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园区内新就业人员。政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筹措房源和资金,以提供政策性住房、发放补贴等方式,满足人才在南京发展住房需求的政策举措,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海南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聚焦重点领域,进行机制创新,由事前资助转向事后激励,采用“5+1”方式柔性引才,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候鸟服务、退休返聘和对口支援的方式引进稀缺人才,并出台十项优惠措施,提升优秀人才待遇。    合肥购房最高补贴20万元面向企业家人才、高学历人才。住房补助一本2000元、硕士5000元、博士10000元,并且合肥经开区拿出真金白银来加强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企业家人才、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蓝领人才等7类人才不仅可以获得薪资补助,还可获得租房、购房、培训等多方面补助。    除此之外,以长沙、成都、西安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纷纷在毕业季之际发布政策。武汉喊出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西安也提出“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的目标。更有二线城市推出送户口,送房租的政策。    问题:    请结合资料,简要概括各大城市有哪些好的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20分)    要求:概括准确、精炼,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1)提升优秀人才的待遇。给予优秀人才更多的住房、生活补贴,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减轻其在城市的生活压力,使其能够安居乐业,更好地发挥才能,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2)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推进各项制度建设,为优秀人才发光发热提供公平、有潜力的发展空间,着力城市经济发展,拓展城市发展潜力。
    (3)做好人才储备。一方面要创造优越条件,吸引已经做出成果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做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培养自己的人才,打造完整的人才成长链。
    (4)打造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重视人文环境建设,硬实力、软实力两手都要抓,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环境保护,建设宜居城市,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5)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聚焦重点领域,进行机制创新。比如,由事前资助转向事后激励,通过退休返聘和对口支援等方式引进稀缺人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23931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