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大多数必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中学生对当时的社会很难有宏

考试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中学阶段大多数必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中学生对当时的社会很难有宏观、准确的________,这就带来了阅读的障碍。此外,必读著作大多反映的是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没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于是_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把握  知难而退B.理解  半途而废C.判断  断章取义D.定位  望洋兴叹

选项 A.把握  知难而退
B.理解  半途而废
C.判断  断章取义
D.定位  望洋兴叹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中学阶段的一些必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使得中学生很难“宏观”“精准”的阅读。A项“把握”指抓住(抽象的东西);C项“判断”指断定。二者均符合文意。B项“理解”指懂,了解;D项“定位”指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二者强调的是“细节”层面,与文段中“宏观”相悖,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且会存在阅读障碍,会导致他们放弃阅读。A项“知难而退”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符合文意。C项“断章取义”指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语义不符,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516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