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最初的译本应当是1687年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子》。据不完

练习题库2022-08-02  30

问题 《论语》最初的译本应当是1687年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子》。据不完全统计,《论语》目前有40多种语言的译本,其中英语世界译本最多。不同译本间的差异较大,有些译本比较忠实于语言与历史,能客观介绍《论语》及孔子思想;有些译本则善于在翻译中寄托译者本人的使命意识,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译著为代表;还有些译者虽然古汉语水平不高,他们的翻译主要或部分依靠前人的译著,但他们擅于解释和传播孔子思想,使之在异文化中产生很大影响。这段文字重在说明:A.《论语》的翻译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漫长历史B.英语国家是译介《论语》的重镇C.《论语》通过多种语言译介走向世界D.多语种的译本传播了《论语》丰富的文化价值

选项 A.《论语》的翻译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漫长历史
B.英语国家是译介《论语》的重镇
C.《论语》通过多种语言译介走向世界
D.多语种的译本传播了《论语》丰富的文化价值

答案 D

解析 文段开篇引出《论语》 译本的历史, 接下来通过数据论述了《论语》 不同语言译本的数量, 介绍了《论语》译本的现状。 接着通过两个分号, 引导三方面并列, 分别论述不同译本翻译《论语》 有不同的影响: 有的客观介绍《论语》 及孔子思想; 有的翻译中寄托译者本人的使命意识; 有的擅于解释和传播孔子思想, 故文段旨在强调不同的译本都在为传播《论语》 提供不同的角度, 传递不同的内容, 对应 D 项。
A 项, “三百多年的漫长历史” , 对应文段首句, 非重点, 排除。
B 项, “英语国家” , 非文段重点, 文段意在强调不同的译本, 而非英语国家, 排除。
C 项, 文段重点并非是通过不同的语言让世界知道了, 而是通过不同的译本传递不同的内容, 故“通过多
种语言译介走向世界” , 偏离文段中心, 排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313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