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实际,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商业评论。 零利率是货币经济学里面的一个神

练习题库2022-08-02  45

问题 结合中国实际,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商业评论。零利率是货币经济学里面的一个神话,即是说利率不可能达到零以下,如果达到零以下,人们都会囤积现金。这个理论被称为零开氏度——货币利率的一个极限。瑞典央行在2009年曾下调了存款准备金利率。使得存款准备金利率在负值。此举引发了两个问题:是否应该这样做?能否做到?请谈谈你的看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我认为是能够做到的。首先,现代央行管理下的利率不止一个。瑞典央行没有把所有的利率都降至零以下,调整的只有存款准备金利率,即各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利率。施行存款负利率是为了阻碍银行以央行准备金的形式囤积过剩的流动性而不贷款给客户。该央行实行负利率,是为了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操作。因此,负利率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
其次,即便我们接受一个下限的存在,它也可能不是零。零下限的传统论据是:人们肯定会把存款变成现金,但他们必须把现金存放在某个地方并加以保护。这是要花钱的。美联储一位官员曾说,他估计实际存储的成本介于现金价值的1%至2%之间。这意味着,-1%或-2%的利率,可能不会引发人们大规模的提现行为。在这个利率水平上,人们和银行还是愿意把多余现金作为存款,而不是把它藏在床下,并雇佣24小时保安来看守。存储成本仍意味着一个下限,而这个下限是零以下。
最后,央行可能会利用政策阻碍囤积现金的行为。一种极端的做法是,给现金做上标记,并给纸币设定一个到期日,迫使持有者支付一笔相当于负利率的费用。考虑到前面两个论点,可能不必要采取这种做法,因为目前的经济状况不需要施行极端的负利率,但知道这种政策可以在必要时使用是有好处的。
那么,央行为何仍对零下限望而生畏呢?这里有几种解释。一种说法是,各国央行行长很怕冒险,不愿踏入之前无人涉足的领域,这就需要一家小型央行(例如瑞典央行)来迈出第一步。
还有一种说法是,零利率或负利率可能会吸引投资者购买高风险资产,因为他们十分清楚:一旦经济复苏,这些政策迟早将会逆转。但如果非积极政策导致通胀率剧烈波动,它们也可能会造成金融动荡和财富分配不公。因此,对于各国央行而言,通过调整利率,将通胀预期稳定在一个理想的水平上通常是最佳做法,哪怕有时候需要有力的政策行动。
然而,要想让任何此类政策令人信赖并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央行必须采取对称性行动。当经济复苏、通胀压力上升时,央行必须同样有力地上调利率。因此,如果你认为现在应该是负利率的话,那么你也应该承认,几年之后,利率可能会升至很高的正值。虽然我本人完全信任瑞典央行,但我怀疑其他所有央行是否有这个勇气。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8013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