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析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练习题库2022-08-02  23

问题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析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在教学中,教师促进学生形成学习策略的教学措施有以下几种:
(1)指导教学模式。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学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与理解和保持。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来选择恰当事例说明其应用的可能性,使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概括化认识。提供的事例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由简到繁,使学生从单一策略的应用发展到多种策略的综合应用,从而形成一种综合应用能力。此模式训练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效,因为儿童自己很难发现策略知识,即便发现了也可能无法自动地运用这些知识。
(2)程序化训练模式。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基本步骤是:①将某一活动机能,按有关原理,分解成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而且使用简练的词语来标志每个步骤的含义;②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③要求学生记忆各步骤,并坚持练习,直至使其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例如,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其如何统领材料的,再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提纲,分步对学生进行训练。完形训练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使学生注意每一个成分或步骤,而且每一步训练所需的心理努力都是学生能够胜任的,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步训练都会给学生以策略应用的整体印象。
(4)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策略: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②提问——提与要点相关的问题;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一开始,教师做一个示范,朗读一段课文,并就其核心内容进行提问,直到最后概括出本段课文的中心大意。提问是为了引起讨论,概述大意则有助于小组成员为阅读下一段课文做准备。然后,教师制定一个学生扮演“教师”,彼此提问。教师先树立一些榜样性行为,示范四种主要策略,然后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学生不会使用策略时给以必要的帮助,起一个促进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5)合作学习模式。同学可能发现,当自己和同学讨论所读到的和所听到的材料时,受益匪浅。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彼此交换角色,直到学完所有材料为止。关于这种学习方法的一系列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的学生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其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的保持都好得多。有意思的是,合作性讲解的两个参与者都能从这种学习活动中受益,而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都要结合学科知识。研究认为,学习策略的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脱离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容易导致形式化倾向,难以保证学生提高学习策略水平。教师要善于不断探索优化自己的教学步骤,为学生提供可以仿效的活动程序,同时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其有意识的内化有效的学习策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7218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