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案情:2010年10月2日午夜,A市某区公安人员在辖区内巡逻时,发

考试题库2022-08-02  31

问题 (2011年)案情:2010年10月2日午夜,A市某区公安人员在辖区内巡逻时,发现路 边停靠的一辆轿车内坐着三个年轻人(朱某、尤某、何某)行迹可疑,即上前盘查。经查,在该车后备箱中发现盗窃机动车工具,遂将三人带回区公安分局进一步审查。案件侦查终结 后,区检察院向区法院提起公诉。(证据)朱某——在侦查中供称,其作案方式是3人乘坐尤某的汽车在街上寻找作案目 标,确定目标后由朱某、何某下车盗窃,得手后共同分赃。作案过程由尤某策划、指挥。在 法庭调査中承认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但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尤某——在侦查中与朱某供述基本相同,但不承认作案由自己策划、指挥。在法庭调查 中翻供,不承认参与盗窃机动车的犯罪,声称对朱某盗窃机动车毫不知情,并声称在侦查中 被刑讯受伤。何某——始终否认参与犯罪。声称被抓获当天从C市老家来A市玩,与原先偶然认识 的朱某、尤某一起吃完晚饭后坐在车里闲聊,才被公安机关抓获。声称以前从没有与A市 的朱某、尤某共同盗窃,并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公安机关一一在朱某、尤某供述的十几起案件中核实认定了 A市发生的3起案件,并 依循线索找到被害人,取得当初报案材料和被害人陈述。调取到某一案发地录像,显示朱 某、尤某盗窃汽车经过。根据朱某、尤某在侦查阶段的供述,认定何某在2010年3月19日参与一起盗窃机动车案件。何某辩护人——称在案卷材料中看到朱某、尤某、何某受伤后包有纱布的照片,并提供 4份书面材料:1.何某父亲的书面证言:2010年3月19日前后,何某因打架被当地公安机 关告知在家等候处理,不得外出。何某未离开C市;2. 2010年4月5日,公安机关发出的 行政处罚通知书;3. C市某机关工作人员赵某的书面证言:2010年3月19日案发前后,经 常与何某在一起打牌,何某随叫随到,期间未离开C市;4.何某女友范某的书面证言: 2010年3月期间,何某一直在家,偶尔与朋友打牌,未离开C市。(法庭审判)庭审中,3名被告人均称受到侦查人员刑讯。辩护人提出,在案卷材料中 看到朱某、尤某、何某受伤后包有纱布的照片,被告人供述系通过刑讯逼供取得,属于非法 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要求法庭调查。公诉人反驳,被告人受伤系因抓捕时3人有逃跑和反 抗行为造成,与讯问无关,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法庭认为,辩护人意见没有足够根据, 即开始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法庭调查中,根据朱某供述,认定尤某为策划、指挥者,系主犯。 审理中,何某辩护人向法庭提供了证明何某没有作案时间的4份书面材料。法庭认为, 公诉方提供的有罪证据确实充分,辩护人提供的材料不足以充分证明何某在案发时没有来过 A市,且材料不具有关联性,不予采纳。最后,法院采纳在侦査中朱某、尤某的供述笔录、被害人陈述、报案材料、监控录像作 为定案根据,认定尤某、朱某、何某构成盗窃罪(尤某为主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9年、5 年和3年。 问题:1.法院对于辩护人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2.如法院对证据合法性有疑问,应当如何进行调查?3.法院对尤某的犯罪事实的认定是否已经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什么?4.现有证据能否证明何某构成犯罪?为什么?5.如何判断证据是否具有关联性?法院认定何某辩护人提供的4份书面材料不具有关 联性是否适当?为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新法规必考”是司法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看到“排除非法证据”考生应当立刻想到 2010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 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两个司法解释,本题实质就是考核两个司法解释条文在司 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本题具有“新法规必考”,“重者恒重(证据规则是诉讼法的考试重 点,也属于重点复习内容)”的特点,因此,本题可以说又是一道送分题。
根据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相关规定,在公诉案件中,由承担控诉职能的检察机关提供证 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作为被指控对象的犯罪嫌疑人则有权利提供证明自己无罪或罪轻 等情况的证明材料。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明材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其法律效力如何,直接影 响到被告人的定罪量刑情况。考生在阅读案例时,一定要弄清证据材料的来源与形式是否合 法,并对证据的效力有一个明确的判断,然后再根据答题要求对题目进行解答。
案件事实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可再现性,因此,认定案件事实只能依据证据以及在此 基础上的合理推测,可以说“证据”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核心与关键。因为证据的重大意义, 故法律对证据本身有详细规定,要求证据具有客观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的特征。所谓客观 性,要求作为案件证据的客观物质痕迹和主观知觉痕迹,都是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反 映,不是主观想象、猜测和捏造的事物;相关性,要求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 从而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而合法性,要求证据的形式、收集、出示和查证,都由法律予 以规范和调整,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采证标准,为法律所容许。
但在司法实践中,因“口供至上”思想的影响,制度不完善和办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原因,重口供,轻程序,过于追究办案的高效率,导致出现了刑讯逼供或骗取口供等错误行 为,导致冤假错案频频发生。据此,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两个司法解释在制度上确立了 “排 除非法证据”规则,要求坚持证据裁判原则,必须做到认定案件事实应有相应的证据予以证 明,一切都要靠证据说话,没有证据不得认定犯罪事实;必须做到对存疑的证据不能采信, 确保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确实、充分;必须做到用合法的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对于非法取 得的证据应当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在本案中,三名被告人都声称受到刑讯,并提出一定的证据作为支持,而公诉人并非提 供足够的证据予以反驳。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对此必须予以调査,而不能直接采纳公诉人的 主张。
根据《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当事人提出合法性争议 的证据,法院必须依法予以查明,确认其合法方可采纳。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的 规定,定罪量刑的标准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即:(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 证据证明;(2)每一个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3)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 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4)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地位、作 用均已查清;(5)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为 唯一结论。据此可知,对共同犯罪必须查明每个犯罪分在共同犯罪中具体实施的犯罪行为与 发挥的作用,做到勿枉勿纵,而本案中,在仅有同案犯的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佐证的情况下.就认定尤某为主犯的做法显然是违背法律规定的。至于何某,法院认定其构成犯罪并判 处刑罚,也违背了法律的规订。
【提示】2012年《刑事诉讼法》吸收了《非法证据规定》和《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的内 容.在刑事诉讼基本法的层次上建立并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1.不正确。因为报据《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庭应当启动对证据是否为非法取得的调查程序。本案被告人均称供述系刑讯逼供所得,辩沪人提出了 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并有一定证据支持.法院在公诉人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不做调查 即采纳公诉人的解释.是不正确的?
2.根据《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庭应进行如下调查: (1)应要求公诉人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 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2)仍不能排除刑讯逼供嫌疑的,公诉人 应提请法庭通知本案汛问人员出庭作证。(3)公诉人当庭不能举政的.可以建议延期审理。 (4)控辩双方可以就被告人供述的合法性进行质证、辩论。(5)对被告人供述的合法性,如 果公诉人不提供据加以证明.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该供述不能作为定案 根裾。
3. 没有。因为根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共同犯罪案件 屮,被告人的地位、作出必须均已查请,是证据确实、充分的基本要素。本案仅根据同案犯 朱某供述即认定尤某为策划指挥片,无其他证据印证。
4.不能。因为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 认定有罪.必须证据确实充分。法庭认定何某犯罪的证据中.朱某、尤某在侦査中的
供述笔录尚未排除刑讯逼供可能:被害人陈述笔录和车辆被盗时的报案材料只能证明车辆被 盗,不能证明谁是盗车者;监控录像只证明朱某、尤某实施了其中一起犯罪;何某辩护人提 供的犯罪时何某不在现场的充份证据,法庭没有查明其真伪。因此,现有证据没有排除何某 没有犯罪的可能性,不能得出唯一的结论.认定何某犯罪的证据不确实充分。
5. (1)判断证据是否具有关联性的依据主要是:第一,该证据是否用来证明本案的争 点问题;与案件证明对象之间是否存在客观联系;第二,该证据是否能够起到证明的作用, 即是否具有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
(2)不适当。因为这些材料与案件证明对象之间存在客观联系,指向何某是否有罪的争 点问题;另外,这邺材料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能够实际起到使指控的犯罪事实更 无可能的证明作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871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