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甲绑架人质乙后要求人质的妻子丙火速交付30万元赎金否则就撕票。妻子丙经常被丈夫乙
甲绑架人质乙后要求人质的妻子丙火速交付30万元赎金否则就撕票。妻子丙经常被丈夫乙
考试题库
2022-08-02
83
问题
甲绑架人质乙后要求人质的妻子丙火速交付30万元赎金否则就撕票。妻子丙经常被丈夫乙打骂觉得是除掉丈夫的好机会便以无钱为由拒付赎金也未报警。绑架犯甲恼羞成怒杀害人质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即使认定妻子丙与绑架犯甲构成共同犯罪也只能认定妻子丙与绑架犯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B.只有承认片面共犯理论才能认定妻子丙与绑架犯甲构成共同犯罪C.如不能认定妻子丙与绑架犯甲构成共同犯罪就必须认定妻子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否则将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绑架罪属于继续犯如认定妻子丙与绑架犯甲构成共同犯罪就应按绑架罪“杀害被绑架人”追究妻子丙的刑事责任
选项
A.即使认定妻子丙与绑架犯甲构成共同犯罪也只能认定妻子丙与绑架犯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B.只有承认片面共犯理论才能认定妻子丙与绑架犯甲构成共同犯罪
C.如不能认定妻子丙与绑架犯甲构成共同犯罪就必须认定妻子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否则将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绑架罪属于继续犯如认定妻子丙与绑架犯甲构成共同犯罪就应按绑架罪“杀害被绑架人”追究妻子丙的刑事责任
答案
AB
解析
所谓片面的共同犯罪是指一方知道自己在与对方共同实施犯罪而相对方却不知道有人在与自己共同实施犯罪的情形。即一方知情而另一方不知情只具有单向意思联络的情形。本案中丙故意不给钱促进了甲的杀人决意丙在心理上促进甲杀人但是甲不知道丙在精神鼓励自己杀人因此丙构成故意杀人的片面帮助犯。
A选项妻子丙的心理帮助作用仅限于甲的杀人行为因此即使承认丙可以成立作为帮助犯也只能在故意杀人罪的范围因为丙对绑架行为并没有物理或者心理上的帮助作用。A正确D错误。
B选项如果不承认片面共犯理论不承认知情一方可以构成片面的帮助犯知情方与不知情方各自分别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就无法认定妻子丙与甲构成共同犯罪只能各自单独处理。只有承认片面共犯理论才能认定丙与甲构成共同犯罪。因此B项说法正确。
C选项丙对于甲的杀人行为只有心理上的帮助作用但是无法达到控制支配程度不能成立间接正犯。如果不承认片面共犯理论就只能对妻子丙和甲各自单独处理。丙故意不解救丈夫致其死亡构成单独的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C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71983.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题库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
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王某是甲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王某的丈夫李某在乙公司任总经理,乙公司向甲银行申请贷
下列关于诉的类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段某请求确认妻子苏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军人小张与妻子小陈于2014年登记结婚。三年后两人因感情不和诉至法院离婚。关于离
潘某丈夫早年去世,生有二子一女,分别为潘甲、潘乙和潘丙。潘乙于2000年5月起与
王某妻子早亡。其独自抚养儿子王勇和女儿王芳。王勇在与张萍结婚三年后去世。两人并未
甲公司对乙公司享有50万元到期债权,乙公司对甲公司享有30万元到期债权。甲公司与
甲公司欠乙公司30万元,一直无力偿付,现丙公司欠甲公司20万元,已到期,但甲公司
某市家政服务中心推出一项新的服务:奶妈服务。甲因妻子刚生了小孩,却没有奶,特与该
贾某与其妻子艾某育有一子,2014年3月1日,贾某在外地遭遇地震下落不明。201
甲欠乙30万元到期后,乙多次催要未果。甲与丙结婚数日后即办理离婚手续,在《离婚协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Wehaven’tseeneachotherforalongtime.Howareyoudoing?[/o
StressStressisthebody’sreactiontoanychang
[originaltext]W:Whendidyoubecomeinterestedincollectingstamps?M:(6)Oh
CrossingtheAtlanticbyplane______(花几个小时)nowadays.takesafewhours动名词短语作主语时,谓
在随机模型中,当现金余额超过上限时,将部分现金转换为有价证券;当现金余额低于下限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A.扶贫日
变电站既有单独设置的母联充电保护,又有母线保护中内含的充电保护时,使用时(
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随路施工的综合管线有0.1MPa的DN300mm燃气、DN1
双人复苏时。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比例是A.4:1 B.5:1 C.6: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