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真题)在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中,刘贵之妾陈二姐因轻信刘贵欲将她休

考试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2016年真题)在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中,刘贵之妾陈二姐因轻信刘贵欲将她休弃的戏言连夜回娘家,路遇年轻后生崔宁并与之结伴同行。当夜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邻居追赶盗贼遇到陈、崔二人,因见崔宁刚好携带15贯钱,遂将二人作为凶手捉拿送官。官府当庭拷讯二人,陈、崔屈打成招,后被处斩。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可视为一种法的非正式渊源B.邻居运用设证推理方法断定崔宁为凶手C.“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所表述的是法律规则中的假定条件D.从生活事实向法律事实转化需要一个证成过程,从法治的角度看,官府的行为符合证成标准

选项 A.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可视为一种法的非正式渊源
B.邻居运用设证推理方法断定崔宁为凶手
C.“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所表述的是法律规则中的假定条件
D.从生活事实向法律事实转化需要一个证成过程,从法治的角度看,官府的行为符合证成标准

答案 B

解析 法的渊源包括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正式的法的渊源是指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规范来源的那些资料,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非正式的法的渊源则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如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习惯、乡规民约等。话本小说《错站崔宁》并不具有法律说服力,因此,无法作为法律决定的大前提,故不属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A选项错误。
设证推理是从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优先选择一个假设的推理方式,效力很弱,但是,设证推理是法律人在法律适用中必然运用到的推理方法。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邻居追赶盗贼遇到陈、崔二人,因见崔宁刚好携带15贯钱,故假设崔宁是凶手,属于典型的设证推理。故B选项正确。
“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所表述的是一种案件事实,属于法律推理的小前提。而法律规则属于法律推理的大前提,法律规则的三要素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都属于法律推理的大前提。故C选项错误。
证成在法律推理的过程中必不可少,从生活事实向法律事实转化需要一个证成过程。但是,从法治的角度看,官府的行为并不符合证成的标准。所谓法治,指良法之治,也即法律本身是一种良法,且所有的人都服从该良法。在法治状态下的证成标准,必须符合良法之治的标准,而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显然与良法之治是背道而驰的。故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716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