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十: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未婚,本科毕业,工程师。 案例介绍

考试题库2022-08-02  19

问题 案例十: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未婚,本科毕业,工程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任职,工作稳定。近期企业招聘了一些硕士研究生,求助者为自己学历低感到有些自卑。2个多月前,在某技术问题上与新同事产生分歧,领导最终选择了同事的设计方案,求助者心中感到很不平衡,因为是领导的决定,也只好压住心中的怒气,继续工作。当晚翻来覆去总是不能入睡,认为领导是因为自己的学历不如新同事,所以否定了自己的方案。第二天起来后感觉头痛、疲劳,全身酸痛。以后又有几次相似的经历,求助者开始觉得领导不重视自己了,担心长久下去失去晋升的机会,甚至可能会被辞掉,觉得当初如果听从父母的建议读研究生就好了,内心感到十分痛苦和担忧。于是工作中越发谨慎小心,但却经常出错,偶尔会向同事、家人发脾气。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子,家教严格,学习成绩优秀。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性格比较内向。工作认真、勤奋,经常主动加班。近2周来,睡眠严重不足,食欲也有所下降,偶尔会出现心慌、眩晕等情况。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包括( )。多选A. 工作中与同事产生分歧B. 领导认为其学历低 C. 工作认真、勤奋D. 领导否定了自己的方案

选项 A. 工作中与同事产生分歧
B. 领导认为其学历低
C. 工作认真、勤奋
D. 领导否定了自己的方案

答案 A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识别病因     
引发问题的社会性因素包括:相关生活事件、生存环境、社会文化(道德、风俗、习惯等)。这里的社会原因是生活事件,A.工作中与同事产生分歧,D.领导否定了自己的方案。学习寻找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原因:第一,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第二,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社会生活事件的关系。第三,确定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与心理障碍发生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581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