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1岁,医科大学护理系三年级学生。案例介绍:

最全题库2022-08-02  11

问题 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1岁,医科大学护理系三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考入医科大学,三年级后开始学习临床,有时要在同学之间相互练习操作,比如注射、输液等。求助者第一次在同学身上练习输液,几次都没有成功,那个同学手背上出了一点血,求助者非常恐惧,当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四肢颤抖,瘫坐在地。求助者原本不知道自己害怕血,现在知道自己“晕血”,觉得今后无法从事护理工作了,可已经学习了三年,转专业又很困难,内心十分苦恼。近来食欲下降,失眠。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协商决定采用冲击疗法解决对血的恐惧。经过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求助者不再对血感到恐惧。实施冲击疗法,应该避免求助者()。单选 A:想象引起恐惧的情境B:出现恐惧情绪C:采取措施来减轻焦虑D:觉察恐惧反应

选项 实施冲击疗法,应该避免求助者()。单选
A:想象引起恐惧的情境
B:出现恐惧情绪
C:采取措施来减轻焦虑
D:觉察恐惧反应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与神经症相关的鉴别诊断概念的掌握情况。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属于恐怖性神经症患者(恐血)。恐怖性神经症有以下几个特点:(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选项A的惊恐障碍患者可能表现出一种或更多的躯体症状(例如:胸痛,头晕,气短),其诊断要点是具有难以解释的焦虑或恐惧发作,突然出现,发展迅速,可能仅持续数分钟,发作经常出现一些躯体症状诸如心悸,胸痛,窒息感,胃部不适,头晕,非现实感,或是害怕遭遇灾难。选项B的抑郁性神经症则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其典型症状是:(1)兴趣减退甚至丧失;(2)对前途悲观;(3)有无助感;(4)感到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低;(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选项D的疑病神经症的主要特征则是:对健康过虑;对身体过分注意;感觉过敏和有疑病观念。因此,选项B和D可以排除,此外,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亦可排除精神疾病。在进行相关的鉴别诊断时,由于求助者的躯体症状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四肢颤抖,瘫坐在地”,所以需要注意:(1)与惊恐障碍发作相鉴别;(2)与躯体疾病相鉴别。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冲击疗法概念的掌握情况。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冲击疗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焦虑的刺激情境中,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焦虑,但是造成创伤的恐惧结果并不会发生。冲击疗法主要适用于解决特定情境的恐惧,但是由于冲击疗法完全无视求助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求助者痛苦大,实施难,可能欲速则不达。因此,此法不宜滥用。冲击疗法应该是在任何一种其他的办法都失败之后才考虑采用的方法。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冲击疗法原理的掌握情况。冲击疗法的原理是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以任何强化(哪怕是同情的目光也不给一点),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乃至消除,即所谓消退性抑制。冲击疗法有两种:(1)现实冲击疗法,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焦虑的行为,让焦虑自行减轻,是一种被动的放松过程。一般来说,高恐惧的求助者倾向于通过采取一些不适应的行为来控制他们的焦虑。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在现实冲击疗法中,焦虑可以得到迅速减轻。(2)想象冲击疗法基于现实冲击疗法的原理并遵循相同的程序,不同之处是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想象冲击疗法优于现实冲击疗法的一点是,它不限制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现实地暴露实际创伤事件(飞机失事、强奸、火灾、水灾)通常是不可能的或者在伦理上和实际上是不合适的。想象冲击疗法可以以一种对求助者不会带来消极后果的方式再造创伤情境。最后,选项B属于系统脱敏法的环节,排除之。故应选ACD。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冲击疗法的掌握情况。冲击疗法即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冲击疗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强烈焦虑的刺激情境中,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恐惧,但是恐惧的结果并不会发生。其程序有4步:(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2)签订治疗协议;(3)治疗准备工作;(4)实施冲击治疗。选项C的构建焦虑等级属于系统脱敏法中的环节(第二步)。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冲击疗法的原理的掌握情况。冲击疗法的原理是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以任何强化(哪怕是同情的目光也不给一点),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乃至消除,即所谓消退性抑制。冲击疗法有两种:(1)现实冲击疗法,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焦虑的行为,让焦虑自行减轻,是一种被动的放松过程。一般来说,高恐惧的求助者倾向于通过采取一些不适应的行为来控制他们的焦虑。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选项C正确)。在现实冲击疗法中,焦虑可以得到迅速减轻。(2)想象冲击疗法基于现实冲击疗法的原理并遵循相同的程序,不同之处是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想象冲击疗法优于现实冲击疗法的一点是,它不限制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现实地暴露实际创伤事件(飞机失事、强奸、火灾、水灾)通常是不可能的或者在伦理上和实际上是不合适的。想象冲击疗法可以以一种对求助者不会带来消极后果的方式再造创伤情境。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冲击疗法的原理的掌握情况。冲击疗法的原理是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以任何强化(选项D正确),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乃至消除,即所谓消退性抑制。冲击疗法有两种:(1)现实冲击疗法,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焦虑的行为,让焦虑自行减轻,是一种被动的放松过程。一般来说,高恐惧的求助者倾向于通过采取一些不适应的行为来控制他们的焦虑。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在现实冲击疗法中,焦虑可以得到迅速减轻。(2)想象冲击疗法基于现实冲击疗法的原理并遵循相同的程序,不同之处是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想象冲击疗法优于现实冲击疗法的一点是,它不限制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现实地暴露实际创伤事件(飞机失事、强奸、火灾、水灾)通常是不可能的或者在伦理上和实际上是不合适的。想象冲击疗法可以以一种对求助者不会带来消极后果的方式再造创伤情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487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