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酸枣刺 3.基本要求: (1)试讲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

题库2022-08-02  75

问题 冼星海:酸枣刺3.基本要求:(1)试讲在10分钟之内完成;(2)教学过程体现创作环节;(3)体现师生互动;(4)呈现板书。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酸枣刺》,感悟其音乐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提升音乐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抗战时期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起承转合的音乐创作手法,提升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抗日战争时期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歌曲《黄河大合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在抗战时期写作的另一首歌曲《酸枣刺》顺势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学习歌曲《刺酸枣》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面所学歌曲创作旧知识,并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刺酸枣》。学生进行聆听。教师提问:这首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歌曲的结构分析。
(二)起承转合的基本句式。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起承转合的基本句式,并顺势济宁讲解其基本句式:起句是指乐段的开始句,音乐的初步呈示,主题的最初陈述。比如12|34|56|3-|
承句是指通过重复、变化、展开等手法,加深、巩固主题。比如12|34|53|5-|
转句是指是全曲发展的关键,变化发展主题,有新材料的出现,情绪也会有一些变化。比如65|43|21|2-|
合句是指是乐段的尾句,起到结束全段音乐的作用,会适当用到前两句的音乐材料。比如12|34|21|1-||
(三)作品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起承转合的句式特点,进行模仿创作。
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给出呈示句,学生进行承、转、合句的创作,老师巡视,对于创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分组展示作品,针对展示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解决。
三、巩固环节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一首儿童的歌词,要求学生进行起承转合四句式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自愿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教师对所学的起承转合四句体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有关冼星海的其他歌曲作品进行对比,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505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