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辽宁

最全题库2022-08-02  66

问题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辽宁省沈阳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内容: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例如,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各种水体之间存在着水分交换,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水分的交换,因此一个地区的水文现象必然是地理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综合表现,地貌是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的,受流水、冰川、海水、风、地下水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塑造出的地貌形态也各不相同,植物的生长则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的制约: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图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及时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再如,非洲的刚果盆地,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加上地势低平,海洋气流可以深入大陆内部,因此形成了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由于降水丰沛,那里的地表水丰富,地表深受流水作用的影响,盆地内湿热的气候适宜多种树木的生长,形成了茂密的森林。热带雨林植被和气候、水文条件又影响土壤的发育,与刚果盆地纬度相当的东非高原则由地势较高,热量相对不足,加上气流以把人量的海洋水汽输送到高原上,因面形成的是热带疏林草原气候。气候要素的差异使东非高原与刚果盆地形成了不同的水文、生物、土壤条件和景观。可见各地自然地理环境都是由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3.基本要求:(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2)教学中要有学生参与的环节。(3)讲清楚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4)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答辩题目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2.你认为在地理课堂上进行提问,有什么注意事项?

选项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生活实例导入法。请学生描述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并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回答思考:自然地理环境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描述?(地形、气候、植被等)。在学生回答之后进一步提问:这些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它们的变化会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概念
【教师活动】展示课前准备的描述家乡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资料:天津地跨海河两岸,地处半湿润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降水分配不均;河水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土壤多是第四纪沉积物发育而成的土壤,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高肥力;生长有大株落叶乔木,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野生动物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区,沿海河平原地区较少。
【问题】材料通过哪些要素来描写我们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的?
【学生回答】总结并回答。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前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二)表现
1.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教师活动】展示“刚果盆地自然景观图”,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刚果盆地内的热带雨林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盆地地形,湿润的水汽能够从河口深入到盆地内部;几内亚暖流的影响。
【合作探究】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合,讨论问题。
【问题】如果刚果盆地的森林被大量砍伐,该地的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如果刚果盆地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首先影响非洲地区的生态平衡问题,使得森林资源减少,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影响。其次,还会影响赤道两侧的气候,使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变得越加干旱。缺少森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全球的气候也会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同时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2.各地自然地理环境都是由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
【教师活动】展示“刚果盆地自然景观图”和“东非高原自然景观图”。
【问题】为什么两地处于同一纬度,但景观却有如此之大的差别?
【学生回答】东非高原地势较高,热量相对不足,加上气流难以把大量的海洋水汽输送到高原上,因而形成的是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教师总结】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都是由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
环节三:巩固拓展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还有哪些现象能够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厄尔尼诺现象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思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
【板书设计】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概念
二、具体表现
1.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2.各地自然地理环境都是由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
【答辩题目解析】
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很少,这里的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且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相反,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2.你认为在地理课堂上进行提问,有什么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我认为在地理课堂上进行提问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提问要有启发性。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一些区域特点时,教师可以讲述湖南人喜欢吃辣是由于天气原因,然后通过提问:“云、贵、广等地的人们也愿意吃辣,那么湖南和云贵广等地的气候有什么区别”,以启发引导学生。
第二,问题要难易适中。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否则学生难以理解。比如,在学习“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时,如果直接向学生提问我国的粮食分布情况,学生难以作答,那么教师可以设计由易到难的问题,即“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主食一样吗”“为什么南北方的主食会有差异”“为什么南北方的粮食作物不同”,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回答。
第三,科学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对象。问题的提出必须是有层次的,是随着教学的进程而不断深入的。在最恰当的时候提问适宜的问题,才能显示提问的魅力、发挥提问的作用。
第四,提问形式要多样,鼓励学生发问。地理教师提问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如单独提问、小组提问、讨论后提问、抢答、顺序不定的提问等互相结合。同时,地理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爱提问的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98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