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高中历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的讲话材料,请学生思考:世界格局在20
高中历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的讲话材料,请学生思考:世界格局在20
admin
2022-08-02
161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高中历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的讲话材料,请学生思考:世界格局在20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联系旧知回答,教师顺势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教学(一)日本经济的崛起教师出示图片:第一组是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第二组是1945年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后的情景和东京夜景图,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到日本经济崛起的变化。(二)崛起的原因教师出示“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的图片、日本国内发展经济的史料、日本重视教育的材料,请学生思考日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联系旧知,结合材料以及课文内容,从内因和外因角度分析,之后教师总结,外因包括:(1)美国的扶植;(2)朝鲜战争提供经济发展契机。内因包括:(1)二战后,日本进行民主改革;(2)制定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三)影响教师出示“日本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表现”的相关材料,并提问:日本的崛起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讨论,之后自由发言,最后教师总结:(1)进一步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教师带领学生以板书为线索进行总结。作业:请学生反思日本经济崛起与追求政治大国策略的利弊,撰写一篇采访提纲,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1.阐述多极化的趋势有哪些表现?【学科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欧洲的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日本的崛起。2.说一说你是怎样突破本节课难点的?【教学实施类】【参考答案】首先,本节课的难点为日本崛起的影响。其次,为很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采取了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直观地感知了日本经济崛起的表现之后,我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了日本崛起的原因,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我又给学生展示了日本崛起影响的相关史料和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学生会对日本崛起的影响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就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978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历史题库教师资格面试分类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面试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印刷设计稿,说法正确的有( )。A.应标明书刊成品尺寸和制版尺寸 B.应
期刊内容策划一般不包括( )。A.附录设计 B.栏目设计 C.专题策划
设计人员在设计数字出版产品时,首先应()。A.明确数字出版产品的定位 B.画
书刊美术设计运用的手段不包括()。A.艺术手段 B.规划手段 C.技术手段
关于选题申报,说法错误的有( )。A.选题报告由设计选题的编辑起草 B.选题
数字出版产品的交互功能包括()等。A.文本链接 B.平面设计 C.信息检索
绿色印刷的环保标准不涉及()。A.生产的工艺过程 B.印刷品成品 C.印刷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期刊《机械工程》由北京机电集团公司主管,北京机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加拿大作家大卫·史密斯(DavidSmith
随机试题
Morethan2,000yearsago,thephilosopherSocrateswanderedaroundAthensa
CorporateReceptionistWantedAbouttheJobHTStaf
DespicableCharactersAreNewHeroesA)InfilmsandTVshows
【S1】[br]【S2】is→areatthe(very)thoughtof为习惯用法,后接名词或动名词,在此处与可以与不及物动词的tremble搭配
工程的建设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有(
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应以下列哪一项为基数?()A.工程费用+室外工程+红线外市
依据JT/T830-2012,视频光端机宜采用阻抗为()的BNC型模拟复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凡中药容易变色、价值贵重、质娇嫩、容易走油、溢糖而生霉虫蛀、回
青春期前女性雌激素大部分产生于( )。A.肾上腺皮质 B.卵巢 C.甲状腺
关于评价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错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如果错报超过重要性水平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