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的图片,并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这件汉代的丝织衣物做工精良,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

资格题库2022-08-02  19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的图片,并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这件汉代的丝织衣物做工精良,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仅只有49克,薄如蝉翼。而且它在墓室中一千多年,还能保持完好,由此可知我国古代纺织业的高超技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的纺织业,了解它的光辉历程。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先秦时期 过渡:中国纺织业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纺织业就开始萌芽,在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等纺织工具。 教师讲解并提问:在山西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茧壳,而在浙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则发现了家蚕丝,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很多地区的人已经学会养蚕,并且会用蚕丝纺织了。 教师讲解:到了商周时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纺织业也不断的进步,出现了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到了周朝,纺织工匠成为当时社会的六大职业之一,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说明了纺织业在当时社会地位十分重要。 (二)汉唐时期 教师提问:汉朝和唐朝是我国经济繁荣时期,在这两个强大的王朝,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呢?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汉代的素纱禅衣充分体现了当时纺织业的高超制作工艺,当时纺织品的花色多种多样,丝织品远销地中海地区,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丝国”。唐代的官营纺织业规模很大,与此同时私营纺织业也开始兴起。 (三)宋明时期 宋朝和明朝的纺织业在汉唐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了发展,宋明时期,我国古代的纺织业又有了哪些新特点呢?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宋代棉纺织技术得到推广,明代出现了雇工和自由劳动市场。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找一找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织品,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难以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经济结构: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仍占据主导地位。 (2)封建剥削: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 (3)专制统治:封建政府的专制统治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 2.简要历史的形象化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参考答案】 (1)历史的形象化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 ②有助于展示历史情景,让学生感知鲜活的历史形象,增进对历史的体验。 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史实的记忆、理解。 ④有助于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引发学生多层面的思考,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创造条件。 ⑤有助于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2)历史的形象化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局限性主要有: 历史的形象化材料视角有限,无法对相关史实进行深入探究;许多历史的形象化材料具有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史实不完全吻合;一些历史的形象化材料的评论和评价并不严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97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