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讲述:这是中世纪时期西欧天主教教皇正在兜售赎罪券的场景。 教师提问:教皇为什么要出售赎罪券?他的这一举

考试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讲述:这是中世纪时期西欧天主教教皇正在兜售赎罪券的场景。 教师提问:教皇为什么要出售赎罪券?他的这一举动产生了什么影响?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思考: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而天主教会则设立宗教裁判所排斥异端思想。这样的情形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结合教材得出: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教师展示史料,并引导:我们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6世纪,受压迫最严重的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说这里所受的压迫最严重?学生交流得出:德意志。16世纪时,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宗教改革蓄势待发,它的导火线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具有怎样的作用? 学生根据图片,得出: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成为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教师补充:这种骗人的谎言激起了马丁?路德的极大反感,他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从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二)内容 教师展示《九十五条论纲》的资料并提问:马丁?路德痛斥赎罪券的欺诈,针对天主教皇的“因行称义”,马丁?路德提出了哪些主张?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主张“因信称义”。 (三)影响 过渡:马丁?路德的教义在德国北部和中部迅速传播,形成了路德教派,受其影响,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改革。 教师组织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思考: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探讨得出: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的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新教纷纷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教师补充: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历史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 2.作业:请同学们课下分析宗教改革同文艺复兴的异同,下节课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述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 【参考答案】 (1)他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2)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4)坚持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2.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重点: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难点:宗教改革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97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