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调节 一、考题回顾

题库2022-08-02  18

问题 体温调节一、考题回顾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学生出示上节课布置的人体早午晚的体温变化调查表,寻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人体体温是一个基本恒定的值,提问:人体为什么要保持体温恒定?如何保持体温恒定?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课教学
1.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
教师提问:体温保持恒定时产热量与散热量有何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2.温度低于正常温度时人体的调节过程。
教师讲授寒冷信号传递到下丘脑的过程,并让学生自主思考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变化。
(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结合生活经验。提问:当人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人体如何调节?学生得出人体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方式。
(立毛肌收缩、骨骼肌颤栗、激素来促进肌肉和肝脏的氧化放能来增加产热;毛细血管收缩、排汗减少来减少散热。)
教师总结调节方式,得出寒冷情况下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3.温度高于正常体温时人体的调节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寒冷情况下的体温调节,大胆提出猜测:温度高于正常体温时人体如何调节?教师进一步引导提示。
(通过神经调节使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扩张等。同时,肌肉和肝脏产热减少。)
在此基础上提问:机体运用了哪种方法进行调节?引出神经—体液调节。
(三)巩固提升
教师提问学生:炎热的夏天人中暑和寒冷的冬天人被冻僵的原因,启发学生结合本节课知识独立思考。得出应注意身体健康,健康生活的结论。
(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但人体的神经调节及体液调节等方式对人体温度的调节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下思考当人发烧时,人体散热和产热的关系。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96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