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很多化学反应,大家说说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是

资格题库2022-08-02  42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很多化学反应,大家说说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是怎样的?可能有几种情况?(变大、变小、不变)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确定方案】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讨论】(1)两个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用火安全、称量等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密封性等)(2)方案一为什么在锥形瓶底部铺细沙?为什么要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铺细沙为了防止燃烧过程中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是为了保证生成五氧化二磷不会逸出锥形瓶外。)【学生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结论】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实验误差范围内)。【归纳总结】除了这些常见的、简单的实验,科学家还做了大量实验,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的原因【提出问题】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动画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归纳总结】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因此质量守恒。第三环节:巩固提高猜想:现有化学反应A+B=C+D,A为液体,B、C为固体,D为气体,若反应在敞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称量物质的质量会得到什么结果?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吗?第四环节:小结作业小结:师生总结本节课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与本质。作业:拓展阅读并思考质量守恒定律有哪些应用?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参考答案】重点是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规律;难点是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理解及运用。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从微观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宏观上,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90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