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量》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学生回答之后提出假设:要是可以计算反应有“多少”

admin2022-08-02  46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学生回答之后提出假设:要是可以计算反应有“多少”粒子参加反应,我们是不是可以控制反应呢?是否可定量的要求多少粒子参加反应?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微观粒子,跟前面例子中的大米、绿豆等,在计量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可能通过数数目,得到具体的多少。提出新问题:称量粒子质量可以吗?那我们要怎么办呢?引入本节课《物质的量》。(二)情景设置 新课讲授1.物质的量教师讲解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概念、单位和符号。说明物质的量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2.阿伏伽德罗常数答辩题目解析1.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单位吗,它的定义是什么?【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有单位,单位是每摩尔(/mol)。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2.你觉得化学课程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哪些,请列举三个例子加以说明?【教学设计问题】【参考答案】生活实例导入法:我们经常会给学生强调,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因此,很多生活生产实际中的例子是化学老师的好素材;比如在讲解盐类的水解的知识的时候可以“纯碱不是碱”或者“纯碱为什么可以去油污”来导入。故事导入法:任何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而言都避免不了有一丝枯燥乏味,如果能在平时积累和化学学习有关的小故事,在故事中设置问题情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探索欲。实验导入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奇妙的化学实验想象让学生近距离感知化学,引起求知欲望,树立科学探究意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90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