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小狗包弟》(节选) 2.内容: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

考试题库2022-08-02  45

问题 1题目:《小狗包弟》(节选)2.内容: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 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3基本要求:(1)朗读文章划线的部分,要读出作者的情感;(2)设置的问题要紧贴文本,能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3)合理设计板书;(4)十分钟完成试讲。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巴金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叙事散文《小狗包弟》,穿越历史云烟,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了解那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解读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感受巴老给我们带来的勇气和力量。(板书:小狗包弟)(二)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在每一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然后复述情节。明确:引子(1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开端(2段):小狗的来历发展(3-5段):七年相处结局(6-10段):包弟之死尾声(11-13段):我的忏悔(三)深入研读1.朗读第1段,思考:文章主要写小狗包弟,为何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明确:第1段是文章的一个引子,为了引出下文中小狗包弟。2.自由朗读2-5段,思考:文章都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小狗包弟,有什么作用?明确:正面描写,第2段写“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第3段写道“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侧面描写,第3段写日本女作家两年之后对小狗包弟念念不忘。作用:小狗包弟越是聪明可爱,越是让人想念。3.生再读3-5自然段,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个,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怎样的感情?小组讨论。明确: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您的小狗怎样?”第一次是日本女作家询问作者小狗包弟时,这时小狗包弟还在,是真实的情况;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作者自己想象的,这时小狗包弟已经不在了。后两次发问其实是作者自己内心的发问,表达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思念之情。再次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读划线句子,读出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思念之情。(四)小结作业1.总结:师生共同总结。2.作业:预习文中6-13自然段,看看小狗包弟究竟是如何死去的。【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86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