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

免费题库2022-08-02  11

问题 内容: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教学环节中要有师生互动。 (2)试讲过程中要有设问环节。 (3)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提问: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那些?远洋航行必不可少的工具又有哪些?预设学生最终能回答出指南针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古代司南(罗盘)及现代指南针。介绍郑和下西洋及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以激起学生兴趣并强调指南针的作用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磁体的认识
教师提问:指南针或者罗盘为什么能够指明方向?预设学生依靠生活常识回答:指南针或罗盘中含有‘磁铁’。继续发问:‘磁铁’有何特殊性?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说出‘磁铁’能吸铁。请学生分享生活中能大家知道的磁铁。
老师展示条形磁体及蹄形磁体,并运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多种磁体及其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物质的视频与图片,说明其不仅能吸引铁块,还能吸引钴、镍等金属物质。并强调‘磁铁’的组成成分不仅仅含有铁元素,还可能是由磁铁矿石、钢、或某些合金及人工合成材料制成,我们将其统称为磁体。
演示实验:教师运用教具‘磁针’吸引钥匙,引出磁极。将磁针悬挂,引导学生观察磁针磁极指向,与学生提问互动引出南北极。
(二)磁体的性质
分发教具条形磁体并指明两个条形磁体的磁极磁性,用绳吊起,组织学生观察条形磁体的状态变化。预设学生能发现颜色相同的磁极相互疏远,颜色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与学生总结归纳得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演示实验:提问:但一块磁体与一块铁块放在一起有何情况发生?长时间放置又有什么情况发生?引发学生思考,用多媒体展示实验。
引出磁化的概念,并介绍生活中磁化的例子说明其优劣。也请学生分享生活中磁化的例子。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给同学们观看两个磁铁的摆放模型,请同学们判断磁铁的运动趋势。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互动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作业:判断多组磁体组中磁体的运动趋势,找出生活中磁化的现象并分析利弊与同学分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79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