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题库2022-08-02  16

问题 初中语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温故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题目是什么?谁能背下来?(齐背秋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课题)1.题解明确:酬,酬谢,以诗相答。乐天,白居易的字。“初逢”是指两人久别之后在扬州初次相逢。“席上见赠”是指白居易在席上唱诗一首送给作者。作者就和诗一首作为答谢。2.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回答一下问题:(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背诵这首诗,哪些生字词易读错、写错?读一读,写一些。赋、柯、畔、长、斌、坷、衅、凭。(2)七言律诗分为哪几联?一般按什么节奏来朗读?试着读一读。课件展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节奏一般是四三拍或二二三拍、二二二一拍、二二一二拍。如:(教师范读)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3)你觉得最后两句应以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为什么?明确:愉悦、高昂的语气、语调,从“千帆”“万木”“长精神”这些词可揣摩出来。(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1.诗歌中哪些词语你觉得必须掌握或者是你不懂的?生复习后,生生互相提问检测,老师抽查。2.你能说出诗歌的大意吗?首联:巴山楚水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一直被朝廷抛弃在那里。颔联:回到家乡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我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颈联: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尾联: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指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在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并理解诗歌大意,希望同学们学有所获。(五)课后作业找一些刘禹锡的其他诗歌,试着去鉴赏。【板书设计】1.请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又是什么?2.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写作手法、情感与蕴含的哲理分别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1.我在讲授这篇课文之前,仔细的研读了课文,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我设定学生通过预习、借助工具书、教师指导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积累诗中的名句,能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因为对于诗歌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因此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诵读中理解诗意,并学习诗歌中的优美语言和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主要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寄予诗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基于以上目标,我将理解诗意,品析诗歌中的语言以及诗歌的写作手法作为教学重点。对于中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情况来看,我把对情感的感悟和理解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同时由于我的教学经验缺乏,导致在备课上有所不足,因此在讲授课文的时候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到位,对重难点的区分体现的也不是特别的明显,如果我能够多多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多练习试讲,那么对课文的理解就更透彻些,对重难点讲解的更清晰些。

2.写法:比喻。以沉舟病树比喻遭贬谪的自己,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情感: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
哲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61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