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图片节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

最全题库2022-08-02  23

问题 注:图片节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上节课,各小组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侵蚀的实验。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土地的侵蚀又与哪些因素有关?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探索侵蚀因素
活动前:【提出问题】(回顾猜想)侵蚀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
【提出问题】我们的实验方案还有什么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修改吗?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修改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①每次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②应设置对照组,“径流”中泥沙越多,说明土地被侵蚀得越严重。
【教师提示】实验开始后就不要动土地模型;注意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活动中:小组实验,注意分工明确,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活动后:【学生汇报】坡度大的比坡度小的“径流”浑浊,说明坡度的大小与土地的侵蚀程度有关。(同理: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
【教师总结】土地的侵蚀与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环节三:巩固提高
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像。并提问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61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