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装饰小瓶罐》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题库2022-08-02  27

问题 小学美术《装饰小瓶罐》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激趣导入教师举行猜谜语活动,出示谜语:“长长脖子小小口,喝饱清水坐高楼,家中数它爱打扮,红红绿绿插满头。”学生猜测并回答,得出谜底——花瓶。由此导入本课学习。环节二:作品赏析(一)直观感知教师展示准备好的教具,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各种花瓶、陶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瓶,并提问:瓶口的形状变化与观察角度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总结:观察角度越大,看到的瓶口形面积也就越大,越接近圆形。观察角度越小,看到的瓶口面积越小。这就是圆面透视规律,距视平线越近,圆形透视弧度越小,反之越(二)形式分析1.教师通过PPT展示中国原始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等)图片,并提出问题:原始彩陶上的装饰都用了哪些纹样?学生观察回答:有人面纹、鱼纹、席纹、水波纹、漩涡纹等。老师继续追问:原始人将这些纹样画在瓶身上有什么作用?大家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并补充:原始社会,人们一方面为了装饰,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祈祷更好地生活,将这些纹样绘制在陶器上。比如:鱼纹就象征旺盛的繁衍能力,以用来祈祷部落的长盛不衰。2.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原始彩陶上的纹样有什么区别?可以怎么分类?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得出:陶器上的装饰纹样一般分为两种形式:连续性花边与主题图案。同样这也是我们通常进行陶器装饰的常用方法。环节三:示范讲解教师示范装饰花瓶的步骤1.设计瓶罐造型2.画瓶罐透视3.设计适合的纹样环节四:实践展评1.实践: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自行创作设计纹样,装饰自己的瓶瓶罐罐。学生开始动手练习,教师课堂内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瓶罐的透视变化和装饰纹样与瓶身透视的贴合。2.展评:教师鼓励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对作品的装饰方式和透视规律的把握上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环节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回顾圆面透视的规律及装饰方法,课后请学生搜集查阅资料,了解其他透视规律并尝试创作。【板书设计】1.简要介绍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2.说一说美术课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1.
装饰图案是各美术设计专业共同的基础课。《装饰图案》教材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总结了改革开放20年来的图案教学及创作经验,对装饰图案的概念及内涵、图案的发展演变,不同工艺不同材料的应用所形成的特点等方面作了分门别类的叙述;对图案的形式法则、写生方法、造型规律以及黑白与色彩的不同表现方法作了详尽的介绍,并辅以大量的图例。
第一,变化是指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差异。
第二,统一是指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
第三,对称与均衡
第四,条理与反复,条理是“有条不紊”,反复是“来回重复”,条理与反复即有规律的重复。
2.
(1)音乐、视频导入法
在美术教学导入中实施音乐或视频内容的注入,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情景氛围,又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情操的陶冶,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作。
(2)谜语导入法
有的课讲起来比较枯燥,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取猜谜语的形式。
(3)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美术创造力的启发非常有帮助。故事也可以由学生来讲,但时间不要长,故事应与教学内容相关联。
(4)游戏导入法
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提高技能。
观察导入法
视觉能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丰富同学们感官,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的智力活动的门户是观察。没有良好的观察,智力是不会提高的,美术课更需要学生观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53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