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利用感知理论的内在规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获取?
利用感知理论的内在规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获取?
最全题库
2022-08-02
91
问题
利用感知理论的内在规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获取?
选项
答案
解析
为了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获取,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感知规律主要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和对比律。
(1)强度律是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强度低但较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讲授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落。
(2)差异律是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对象与背景的设置可从两个层次分析: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第一层次即通常所说的直观对象与感知背景的差异;第二层次即直观对象与知识背景的差异,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这一层次尤应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色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学生在读书时用色笔将重点和难点作记号,这也是为了突出对象,便于感知。
(3)活动律是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注意在变换背景知识的条件下多次突出对象知识,从而造成一种活动的态势。
(4)组合律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其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以便于学生整体知觉。即使是零散的材料也要按上述各种关系组合起来,才易于形成整体概念。教师的板书应力求布局合理,位置顺序排列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5)对比律是指在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它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因此,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能更清晰地被感知。如进行颜色对比、形状对比、人物对比、环境对比等,都可以加深感知印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638674.html
本试题收录于: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高校教师资格证分类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资格证
相关试题推荐
利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查询报警历史信息时,可查询火警、监管、反馈及是否消除、
温控释放装置是利用动作温度为()℃的感温元件控制防火卷帘依靠自重下降的装置。温
温控释放装置是利用动作温度为(70±0.5)℃的感温元件控制防火卷帘依靠自重下降
更换洒水喷头时应使用活动扳手,不得利用喷头轭臂进行安装与拆卸。
消防控制室是利用固定消防设施扑救火灾的信息指挥中心,是建筑内消防设施控制中心枢纽
消防控制室是利用()扑救火灾的信息指挥中心。A.固定消防设施 B.移动通信设
当利用报警阀、泄水阀检查判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状态时,警铃试验阀宜关闭,检查完
钻研业务是指在消防从业中刻苦钻研,深入探究并掌握火灾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防火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是利用热敏元件来探测火灾的火灾探测器()
关于应急疏散逃生的基本原则中,说法错误的有()A.实施统一指挥应充分利用应
随机试题
2010年7月4日,某县级国家税务局A集贸税务所了解到辖区内经销新鲜水果的
雷达式车辆检测器测速误差为()。A.±1% B.±2% C.±3% D.±
关于利舍平作用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作用缓慢、持久B.有中枢抑制作用C.能反射
A.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用药 B.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用药 C.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用药
患者男性,34岁,常常在晨起及晚间躺下时咳大量脓痰,伴少量咯血。临床确诊为支气管
政府办公楼虽然具有写字楼的功能,但与一般写字楼在()方面有所区别。 A
下列关于引物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物酶也称DnaB蛋白B.属依赖RNA的
共用题干 某汽车货运公司是当地一家具有合法经营资格并持有经营公路货物运输营业执
对于设计方案比较特殊,无同类工程可比,且审查精度要求高的施工图预算,适宜采用的审
(2018年真题)对施工项目进行综合成本分析时,可作为分析基础的是( )。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