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某学生对

考试题库2022-08-02  37

问题 案例: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某学生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题目:如图7所示,工人师傅用一滑轮组把一质量为120 k9的重物提起。若工人师傅的拉力为400 N,在10 s内重物被提起了1 m。(g=10 N/kg)求: (1)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解:(1)∵m=120 kg ∴G=mg=120 kgxl0 N/kg=1200 N (2)W有 =F·s=400 N×I m=400 J W 总=G·h=1200 N×4 m=4800 J(3)答:重物的重力为l200 N,滑轮组机械效率约为8.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是40 W。问题: (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凉因,并给出正确解法。(10分)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正确分析此题。(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错误:有用功和总功的表示出现错误,机械效率和功率计算错误。 错误原因:学生没有正确掌握有用功和总功的计算方法,不知道这两个功的真正区别和含义。(2)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哪部分的功叫有用功,根据目的来寻找,发现提升物体所做的功才是有用功。继续引导,提升物体是哪个力呢 提升了多高呢 从而得出提升物体的拉力大小等于重力,且高度为^,从而计算出W有=Gh。 然后按照这个思路思考总功的含义,人是做功的总来源,所以人的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拉动的距离学生已经会计算,直接可以计算W总=Fs。 最后,提示学生什么是机械效率呢 学生能够想到它的含义,使用有用功除以总功得出机械效率。工人师傅的功率应该用什么来计算呢 学生能想到是用工人师傅的功也就是总功除以时间,即是工人师傅的功率.从而正确计算功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32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