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北京郊区留民营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农

免费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北京郊区留民营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的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②实行综合循环利用;③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目前,留民营村已步入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它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材料二下图是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简图。(1)根据关联图,将原料、饲料、燃料、肥料填入字母后面的横线上。A_____B_____C_____D_____(2)以材料1和材料2为教学内容,设计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在(1)、(2)的基础上,设计该内容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意图。(要求: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选项

答案

解析 (1)A:燃料
B:原料
C:饲料
D:肥料
(2)知识与技能:通过案例分析,能够理解生态农业的实质和特点,学生能够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分析农业的效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我国存在的问题,协调人地关系。学生思考选择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选择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促进可持续发展。
(3)一、案例分析
【呈现案例】“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的相关资料
【问题引导】
①留民营村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②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取得了哪些效益?
【学生探究】小组代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进一步点拨提升。
【教师总结】
①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②留民营村已步入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它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高度统一。
设计意图:案例教学是地理学科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透过案例,更加深入的认识生态农业,认识可持续发展。
二、案例拓展:
【呈现案例】“基塘生产示意图”
【问题引导】
①这种模式的农业,它具有哪些意义?
②什么是生态农业?
③生态农业有哪些特点?
【教师总结】
①这种农业模式,充分利用当地水热充足、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改变不利的地形条件,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只要用生态学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这些都是生态农业。
③生态农业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
设计意图:列举另外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一方面可以打开学生的眼界,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透过案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认识生态农业的本质。
三、拓展延伸
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学生讨论】
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设计意图:通过开设这种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采取有益于环境、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真正的学以致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04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