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I)根据课程标准,分析并写出该节课的教学目标。(15分)

最全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要求:(I)根据课程标准,分析并写出该节课的教学目标。(15分)(2)请写出该节课的重点、难点并说明该教师是如何突破重难点的。(1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要求: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发生在肺部和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过程。因此总结出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二是呼吸的全过程。而后者又包括“呼吸运动与肺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知识点。另外,目前在我国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病情的加重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所以对学生渗透讲究呼吸卫生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情感教育非常必要。据此设计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①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②通过自我感知深呼吸过程中身体的变化,概述呼吸运动过程;③通过观看动画,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①通过尝试和观察,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合作学习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注空气质量;②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及呼吸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及呼吸的全过程。
教师为突破重难点所采取的措施:①该教师详细地介绍了呼吸系统中各个器官的结构特点,从而说明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②该教师利用实验演示和通过学生自己做呼吸练习的方法,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肋骨、膈肌等的变化,从而认识呼吸运动和肺通气的原理。③该教师通过花露水的香味以及动画分步展示气体在肺泡和组织细胞中的交换,使学生认识气体交换的原理及呼吸的全过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46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