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下图中,图甲表示光照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图乙表示该植物夏季连续两
下图中,图甲表示光照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图乙表示该植物夏季连续两
admin
2022-08-02
69
问题
下图中,图甲表示光照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图乙表示该植物夏季连续两昼夜对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问题。
问题:(1)t1时,根尖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_______。t2时增加光照,有机物合成速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6分)(2)图乙FH段波动的原因是_______。48小时内点_______(填字母)积累的有机物最多。(6分)(3)若48小时内该植物能生长,则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用S1~S5表示)。(3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不变
(2)FG段光照强度增强,叶片表面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GH段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叶片表面气孔打开,CO2吸收量增多;,
(3)S2+S3>S1+S3+S5
(1)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作用和无氧呼吸作用产生[H]。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产生于第一、二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的[H]产生于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t1以后都有充足恒定的光照,在t2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所以t2再增加光照也不会改变有机物的合成速率。
(2)光照强度过强时,叶片温度会升高,蒸腾作用会加强,叶片细胞会过度失水。关闭部分气孔,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也影响了植物对CO2的吸收。FG段光照强度增强,叶片表面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GH段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叶片表面气孔打开,CO2吸收量增多。横轴上方的曲线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大于0,有有机物的积累,横轴下方的曲线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即有机物的消耗。在48小时内,I点以后没有有机物的产生,且有机物开始消耗,故48小时内,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上方表示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S2+S3),下方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
有机物的量(S1+S3+S5)。所以,(S2+S3)-(S1+S3+S5)表示植物有机物的净积累量。若48小时内该植物能生
长,则应满足的条件是S2+S3>S1+S3+S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418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4所示,图中的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P向右端移动时,下列
如图2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
图4是一个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EE1
一束由红、紫两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三棱镜,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
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
水平线上的O点放置一点电荷,图中画出电荷周围对称分布的几条电场线,如图所示。以水
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下图中
下列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A. B.
“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影响,有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是初中物
随机试题
Thecompanyusedsomuchcoalthatithasatrainto______thedeliveryprocess
WhenLauraLangankifoundextratowelsinthelaundrysmellinglemonyfresh
[originaltext]Ken:Hello,Rob.Rob:Hello,Ken...HelloBarbara.Comei
Oneofthemostcriticalproblems【C1】______blackandotherminorityAmeric
Thedoormanpolitelyrequestedshe______(be)quietinthebuilding.(should)be本题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设置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栏目,以扩展学生
A.白带 B.黄带 C.赤带 D.赤白带 E.五色带湿热下注多见的临床表
共用题干 HitchhikingWhenIwasinmyteens(
金属器皿的除菌应采用A.滤过除菌法 B.紫外线灭菌法 C.热压灭菌法 D.
关于资源税减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依法在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通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