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尝试抽象画》一课的联系环节中,王老师巡视学生创作情况,看到小明同学的

考试题库2022-08-02  37

问题 案例:《尝试抽象画》一课的联系环节中,王老师巡视学生创作情况,看到小明同学的画面效果比较好,就顺手添加了几笔,形式美感更强了,小明深受启发,又认真地**画面,效果更好了,在习作展评环节,王老师让小明把画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了自评,有同学在互评时:“这是老师帮他画的。”小明反驳说:“是我自己画的!”眼看就要争吵起来.....问题:分析王老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9分) ,并提出改进建议(11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优点: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指出:“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案例中,教师在学生练习巡视时,发现问题,为小明的作品增添了几笔。这就小明的提供创造性的启发,小明在原来作品上丰富画面,效果更加好了。这种做法符合课标理念。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指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案例中老师通过美术课程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了学生自评、互评方法。这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
③《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指出:““激发学生兴趣”。案例中老师指导小明练习,激发了小明创作兴趣。这样的授课方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
(2)缺点: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指出:“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案例中教师在授课活动中,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不符课程标准的理念。
(3)建议:
增加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透视原理、构图知识,从而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
②注重美术学习评价。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评价;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评、互评进行总结性评价。
总之,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将美术课堂丰富多彩,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15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