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老师在讲授“自由平等的真谛”时的教学片段。 环节二:感悟自由 师:同

最全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下面是某老师在讲授“自由平等的真谛”时的教学片段。环节二:感悟自由师:同学们都有自己渴望的自由,也都有各自追求自由的方式,下面我们先看一段材料。【呈现情境】榜样的力量(某演员追求自己自由的同时帮助山区孩子追求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提问:该演员追求自由的方法给你怎样的启示?生 1:我们不仅追求行动的自由,也追求精神的自由。生 2:自由可以让我们获得精神满足。师:(提示)帮助留守儿童获得他们的自由。生 3:我们追求自由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追求自由。师:我们要用正当合法的方式追求自由,我们的自由越大,肩上的责任越大。如果我们追求自由的方式还能帮助他人追求自由,那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繁荣和进步。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播放视频】解读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师:刚才我们说自由是在道德和法律界限内的自由,试图超出界限的自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试图拥有某种别人没有的特权,这种特权会导致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将自由和平等一起探讨的原因。追求真正的自由,就要反对特权,追求平等。环节三:解码平等【图片展示】反对特权,军人依法优先,城乡教育权利平等,补贴农村。【小组讨论】结合下列图片和生活实际,你认为人与人之间平等吗?①如果平等,请举例说明,并说说这些平等是如何实现的。②如果不平等,也请举例说明,并分析造成不平等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③每组确定一个发言人。时间为 4 分钟。生:交流讨论成果并展示。师:法律视角下的平等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反对特权);另一种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因为生理差异、区域差异、社会历史原因,对一部分群体特殊照顾)。问题:请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理念,指出该教学片段有哪些可取之处。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理念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以思想性为导向。作为一门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必须优先体现思想性的特点和要求,并把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该教学片段用情境、视频、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自由”与“平等”,有助于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5分) (2)教学理念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以综合性为原则。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课程。因此,要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该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平等与不平等的现象,厘清对于“平等”的误区,形成正确的观点,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5分) (3)教学理念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进步。该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同时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5分) (4)教学理念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注重实践。遵循实践性教学理念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教学应体现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其二,教学目的要指向学生的实践活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引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情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去践行。(5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863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