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下面某教师在“辉煌隋唐文化”实录:师.李白是唐朝诗人,生于公元701年

最全题库2022-08-02  40

问题 材料:下面某教师在“辉煌隋唐文化”实录:师.李白是唐朝诗人,生于公元701年,死于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生写了大量的诗.1000多首流传至今,很多熟知,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诵《送孟浩然之广陵》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你们知道黄鹤楼在何地吗生:湖北武汉。师: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呢生:送别朋友。师:第一句说明送别的地点。第二句说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去向。三四句描述场景,诗人目孤帆远远逝去,眼前只有通向天际的长江流水。整首诗意境开阉,情意绵绵。其中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被后人评为千古丽句。问题:(1)你认为老师的课程讲述是否恰当主要理由(2)历史教师在讲述文学史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有失妥当。 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很容易和语文、地理等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就是典型的例子。但在综合的时候,又不能失掉历史的特性。讲述文学史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文学历史背景的探索。要讲清楚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产生的影响。该教师把“辉煌的隋唐文化”讲成了一堂语文课.而忽略了探讨李白诗中如此开阔的意境是在唐朝开放豁达的思想文化的背景下产生.
教师在讲述文学史时也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历史学科的人文性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学史中的历史人物,自然会有值得学生学习的闪光点.而该教师忽略了这一点。
教师讲述文学史应该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的篇章,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诗歌,形成对祖国文学的自豪感。因此,该教师在讲授文学史的时候.并未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是不正确的。
(2)①注意对文学历史背景的探索。历史新课标中对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任何历史的事物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主观上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客观上的社会因素。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要讲清楚这一段历史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文学上会有这样的特性,以及这样的特性对于以后的历史有什么样的影响。
②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我们仔细挖掘文学艺术史中展示出的人类普遍的爱。爱就是一种情感,它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所在。一个感情麻木的人是创作不了好的作品的。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可以把其中最动人心弦的篇章呈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感受.通过深入评析,揭示其中蕴含的理性追求和人文精神,把学生的情感引入更高的境界。为了培养学生历史唯物史观.需要形成一种关注劳动人民、钦佩杰出人物,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学而自豪的情感。
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文学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在于很多作者本身具有良好的人格.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及其言行事迹,可以成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发掘,使历史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使学生走近历史人物.融人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传统美德.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文学艺术史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我们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古典名著读后感评比、故事擂台赛、历史短剧表演和书法比赛等竞赛类活动。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更好地挖掘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多元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历史课的趣味性,还能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舞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63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