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对于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不是实验

练习题库2022-08-02  30

问题 案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对于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不是实验现象的结论的得出,而是实验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演示过程中反复强调操作注意事项,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下面是某教师为突破难点所采取的措施:[教材处理]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过程设计]环节一:分组实验,发现差异环节二:回顾反思,探究败因环节三:汇报交流,分类汇总[现场实录]当多数小组的实验结果跟教材陈述有较大出入时,教师适时让差异较大的小组与差异较小的小组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经过反思和探究,效果不理想的各组都把实验做成功了。学生的反思如下:生1:“由于我们(女孩子)力量小,操作时广口瓶的塞子没有塞紧而导致装置漏气。”(装置密封问题)生2:“我们小组实验用的橡胶管可能由于用久了出现了老化裂口,更换了其他组的橡胶管后才做成功。”(装置密封问题)生3:“我们组第一次做实验时效果较好,马上做第二次时效果不理想,是由于瓶内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低,换一个广口瓶再做时,进水刚好就达到1/5。”(空气质量问题)生4:“我们组第一次实验时燃烧物红磷的量太少,造成空气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燃烧物用量的问题)生5:“燃烧匙伸入到广口瓶里太慢。”(操作规范问题)生6:“火焰刚熄灭时就马上打开了止水夹,广口瓶内的气体没有冷却到室温,由于热胀冷缩造成了误差。”(操作规范问题)问题:(1)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了哪些教学资源?(2)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了哪些学习方式?(3)上述案例中,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两方面的做法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每方面回答一条即可)

选项

答案

解析 (1)案例中用到的教学资源文字性的资源,如教科书中所使用的文字等;有实物性资源,比如学校的实验室及实验仪器等;有活动性资源,如教师的语言、学生的探究活动、师生的交流等。
(2)采用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本节课,教师将演示实验转换为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通过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反思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体现的课程理念有:
①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②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③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④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823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