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函数概念”(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

免费题库2022-08-02  48

问题 高中“函数概念”(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绘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会函数的实质是两个集合间的特殊对应关系; ②理解函数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③理解函数的定义。 完成下列设计,并且回答问题: (1)根据教学目标①②,至少设计三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 (2)根据教学目标③,至少设计两个例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3)本节函数概念教学与初中函数概念教学有什么不同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各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1)实例一:自由落体运动(3)高中函数概念与初中概念相比更具有一般性。实际上,高中的函数概念与初中的函数概念本质上是一  致的。不同点在于,表述方式不同——高中明确了集合、对应的方法。初中虽然没有明确定义域、值域这些集合,但这是客观存在的,也已经渗透了集合与对应的观点。与初中相比,高中引入了抽象的符号f(x)。f(x)指集合B中与x对应的那个数。当x确定时,f(x)也唯一确定。另外,初中并没有明确函数值域这个概念。 教学重点:在研究已有函数实例的过程中,感受在两个数集A,日之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厂,进而用集合、对应的语言刻画这一关系,获得函数概念。然后再进一步理解它。 教学难点:对抽象符号y=f(x)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设置理由: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而函数概念的核心是“对应”,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是基础。从具体到抽象才符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感知到理解,从表象到概念的认识规律。抽象符号在数学中广泛使用,因此对于它的理解是难点也是重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55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