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以《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帖”字为例讲解通假字的特点和作用

考试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教师以《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帖”字为例讲解通假字的特点和作用,后又举出几个实例予以说明,下列不合适的是(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B.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C.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项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B.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C.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 D

解析 通假字,是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A项,“具”通“俱”,意为“全、皆”。B项,“知”通“智”,意为“智慧”。C项,“还”通“旋”,意为“转身”。D项无通假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39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