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

考试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鉴赏《百鸟朝凤》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2)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赏析《百鸟朝凤》这首作品,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培养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同时提高整体音乐素养。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这首曲子,体会作品创造的意境;通过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模仿表演等形式,来体会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
【知识与技能】能够清晰分辨出音乐中唢呐模仿的不同种类的鸟的叫声;能够清晰分辨出各乐段的主题旋律。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赏析音乐,感受音乐形象,了解唢呐这一民族乐器,体会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难点】听辩和区分各乐段的主题旋律。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置情境教学,播放各种鸟类叫声的音频并引导学生联想鸟类的形象,并引导话题,在音乐中,很多乐器也能模仿出音频中鸟类的叫声。而且非常形象,让大家猜猜都有什么类似的乐器。教师顺势为大家介绍唢呐这一乐器,并引入今天的音乐主题——唢呐名曲《百鸟朝风》。
(二)整体感知
1.初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听歌曲的旋律表现了什么音乐形象又是什么速度
(欢快跳跃的情绪、感受到各种鸟类呜叫嬉戏的场景;乐曲速度自由,属于散板)
2.教师为学生们简介作品《百鸟朝风》的相关知识和唢呐的乐器背景知识。
(三)探究乐曲
1.分段复听乐曲,教师带领同学们通过聆听,认识并区分每一段的主题旋律。
(1)教师可通过讲授法,为同学们简介每一段主要表达的主题。
(2)第一段:主题旋律的展现;
第二段:运用唢呐的各种演奏技法来模仿不同鸟类的声音特点:
第三段:乐曲的第三乐段,延续欢快喜庆的音乐形象,对作品进行概括和总结。
2.带领同学们对乐曲的第二段进行详细的欣赏和分析。
(1)再听第二段旋律,让同学们自由抒发感受,概括第二段音乐的表现手法(学生可能总结出:唢呐模仿各种鸟类的叫声,演奏技法多样,民乐队进行流水板的反复伴奏)。
(2)同学们通过聆听,寻找第二段一共模仿了几种鸟类的叫声(布谷鸟、喜鹊等)。
(3)邀请同学们分组尝试着模仿一下这些鸟类的叫声,感受唢呐乐器的声音特点。
(4)同学们通过赏析和切身表演体验,概括出唢呐乐器的音色特点。
3.同学们赏析作品的第三乐段,小组合作讨论对比一下第三乐段和第一、第二乐段有何不同。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发言后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4.最后完整聆听作品,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知。
(四)巩固提升
1.教师为同学们播放由民乐独奏《百鸟朝凤》改编的合奏版《百鸟朝凤》,感受不同乐器风格下的《百鸟朝凤》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
2.让学生自由讨论更喜欢哪种风格的作品,发言后师给予鼓励评价。
(五)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民族音乐进行整体的概括,并引导同学们更多地去关注民族音乐和器乐发展,培养学生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喜爱。同时,引导同学们关注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情感。
2.作业:邀请同学们针对唢呐独奏版的《百鸟朝凤》写一篇小小的听后感受,下节课大家一起来分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690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