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历史人物图片,提问:大家知道这是谁吗?他曾在中国近代史做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

考试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历史人物图片,提问:大家知道这是谁吗?他曾在中国近代史做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熊秉坤是武昌起义的功臣,他们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武昌起义,去感受当时革命人士的热血激情。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会爆发武昌起义?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 学生回答:《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由此可见,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教师追问: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缓和阶级矛盾,清政府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改革。 教师设疑:什么是“新政”和“预备立宪”?实行后有何影响? 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上台讲述:“新政”内容包括奖励实业、兴办学堂、编练新军等。“预备立宪”是清政府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设立谘议局和筹建资政院、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组新内阁等。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为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思考: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也促使了起义的爆发呢? 学生回答: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为起义奠定了阶级基础。像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知识分子还不断宣传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其中上海和东京尤其活跃,这为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以及《民报?发刊词》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在起义前,革命党人做了哪些组织准备?学生交流回答: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成立后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1905年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会上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 教师设疑:后来我们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称为三民主义,如何理解其内容呢?并安排学生用五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即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恢复中华,创立民国”是民权主义,即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 教师补充:正是有革命纲领的指引及组织的领导,在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就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武汉也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二)经过 教师引导:在武汉爆发起义还得需要一些有利的时机,终于在1911年5月时机到来。由于清政府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武昌起义到底怎么进行的呢? 学生回答:刚开始湖北革命党人乘防务空虚策划起义,但消息泄漏,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熊秉坤率先带领革命党人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新军炮兵、步兵闻风响应。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占领武汉三镇。 (三)结果 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并提问:武昌起义后的结果如何?对当时的政局有何改变吗?【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阐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含义。 【参考答案】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是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社会革命,核定地价、涨价归公。 2.你本节课的作业是什么?你觉得布置作业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所布置的作业是收集武昌起义后的社会状况资料,下节课分享交流。 我认为课后作业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下: (1)趣味性:新课改所强调的课后作业不是对课堂知识的机械训练式的强化记忆,而是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兴趣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设计趣味型的作业。 (2)多样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程度不同,致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规律,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作业的设计要有多样性的特点。 (3)多元性:要多元化的锻炼学生能力。比如合作学习以全员互动为基础,以团队状况为评价标准,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3427.html

最新回复(0)